兩國相戰,不斬來使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指作戰雙方不能殺來往的使者。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69回:“自古‘兩國相戰,不斬來使’。于禮不當。”
基礎信息
拼音liǎng guó xiāng zhàn,bù zhǎn lái shǐ
注音ㄌ一ㄤˇ ㄍㄨㄛˊ ㄒ一ㄤ ㄓㄢˋ,ㄅㄨˋ ㄓㄢˇ ㄌㄞˊ ㄕˇ
感情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交往等。
近義詞兩國交兵,不斬來使
英語Messengers should neither be headed nor hanged.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倒果為因(意思解釋)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釋)
- 吸血鬼(意思解釋)
- 鷗鳥不下(意思解釋)
- 逢人只說三分話(意思解釋)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釋)
- 三人行,必有我師(意思解釋)
- 懸崖勒馬(意思解釋)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釋)
- 半吊子(意思解釋)
- 逆來順受(意思解釋)
- 時至運來(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釋)
- 鉆木取火(意思解釋)
- 龍爭虎斗(意思解釋)
- 讀書種子(意思解釋)
- 升官發財(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雅俗共賞(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釋)
- 魂飛天外(意思解釋)
- 主人翁(意思解釋)
- 光怪陸離(意思解釋)
- 倒載干戈(意思解釋)
- 無微不至(意思解釋)
※ 兩國相戰,不斬來使的意思解釋、兩國相戰,不斬來使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語重情深 | 猶言語重心長。 |
高聳入云 | 聳: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惡衣惡食 | 惡: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草菅人命 | 菅:一種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雜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樣輕賤;隨意加以摧殘。指反動統治者濫施淫威;任意殘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
樂道好古 | 以守道為樂,喜愛古制。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一哄而起 | 喧鬧;起哄。經過一陣喧鬧便馬上行動起來。形容無組織無計劃地行動。 |
一寸光陰一寸金 | 一寸光陰:指日影移動一寸;形容很短的時間。形容時間的寶貴。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問。形容非常孤單;沒有伴侶。吊:慰問。 |
罪上加罪 | 指罪惡更為嚴重。 |
生公說法 | 生公:晉末高僧竺道生,世稱生公。竺道生解說佛法,能使頑石點頭。比喻精通者親自來講解,必能透徹說理而使人感化。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龍爭虎斗 | 龍與虎之間的爭斗。形容斗爭或競賽十分激烈緊張。 |
錯落有致 | 致:別致;有情趣;錯落:參差交錯;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雖然參差不齊;但卻極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唇槍舌劍 | 嘴唇像槍;舌頭像劍。形容能言善辯;言詞犀利;針鋒相對。也作“舌劍唇槍。” |
閑情逸趣 | 同“閑情逸致”。 |
迭床架屋 | 床上擱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復、累贅。 |
立地書櫥 | 比喻人讀書多,學識文博。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饑不擇食 | 餓急了就顧不上選擇食物。比喻急需時顧不得選擇。 |
膽大心小 | 形容辦事果斷,考慮周密。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