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保爾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中,年幼失學,做過小工。十六歲那年,紅軍來到了他住的那個小鎮,他背著父母和親人,光榮加入紅軍。在一場戰斗中,他英勇負傷,但他毅然堅持工作,返回了戰場。同年秋,保爾參加了搶修窄軌鐵路的工程,在嚴寒中,他麻木的雙腳常常與破了洞的靴子冰凍在一起。經過種種磨難后,保爾落下了一身病,甚至在一次戰斗中丟失了一至眼睛,但他硬是憑著自己堅強的毅力拼命工作,最終與戰友們獲得了勝利,為蘇聯埃政治權的建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我最喜歡的一段是:中年時保爾已是一身病殘,嚴重的關節炎折磨著他,使他再也無法站立行走,但他仍不肯躺下,憑著人們難以置信毅力,堅持學習,堅持工作,堅持斗爭。在身陷絕境的情況下,他仍然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還能利用的武器——筆,開始撰寫小說。為了寫字時不串行,保爾把寫字墊的木頭板刻上格子;為了抓緊生命中的分分秒秒,他廢寢忘食、沒日沒夜地趕稿子。為了這部小說,保爾嘔心瀝血,眼睛幾乎失明,然而就在小說寫成寄往郵局的途中卻被弄丟了。
六個月的心血付之東流,保爾雖然非常氣憤,但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又重拾信心,重頭開始。小說最后成功出版,保爾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有一次蔣金娉考試砸了,雖然成績差了,她很努力的學,終于她在一次考試中脫穎而出,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考到了第五名,她很高興。有一次孫詩語可以考90多分的試卷卻考80多分,但她怒力的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期末考試的時候考到了96分,她高興的笑了。你看,不是只有不放棄才會取得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