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翻譯及注釋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譯文:北方的風光,千萬里冰封凍,千萬里雪花飄。
注釋:北國:該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分裂時期,如宋稱遼、金為北國,東晉稱十六國等為北國,南北朝時代南方的各朝代稱在北方與之對抗的各朝代為北國等。毛澤東詩中的“北國”使人在不覺中產生出一種我國疆土廣大的民族自豪感。雪:這首詞作于紅一方面軍一九三六年二月由陜北準備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省西部的時候。作者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七日給柳亞子信中說,這首詞作于“初到陜北看見大雪時”。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余通:馀)
譯文:望長城內外,只剩下無邊無際白茫茫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
注釋:惟:只。馀:剩下。此字一作“余”,但目前刊出的書法作品中寫作“馀”,以此為準。莽莽:無邊無際。大河上下:大河,指黃河。大河上下,猶言整條黃河。頓失滔滔:(黃河)立刻失去了波濤滾滾的氣勢。描寫黃河水結冰的景象。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原作:原驅)
譯文: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它們都想試一試與老天爺比比高。
注釋: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在舞動。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原”指高原,即秦晉高原。蠟象,白色的象。天公:指天,即命運。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一作:銀裝)
譯文: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注釋:須:等到;需要。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紅裝,原指婦女的艷裝,這里指紅日為大地披上了紅裝。素裹,原指婦女的淡裝,這里指皚皚白雪覆蓋著大地。分外妖嬈:格外婀娜多姿。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譯文:江山如此媚嬌,引得無數英雄競相傾倒。
注釋:競折腰:折腰,傾倒,躬著腰侍候。這里是說爭著為江山奔走操勞。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譯文:只可惜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
注釋:秦皇: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朝的創業皇帝。漢武: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漢朝功業最盛的皇帝。略輸文采:文采本指辭藻、才華。“略輸文采”,是說秦皇漢武,武功甚盛,對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遜色。唐宗: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唐朝的建立統一大業的皇帝。宋祖:宋太祖趙匡胤(927~976),宋朝的創業皇帝。稍遜風騷:意近“略輸文采”。風騷,本指《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譯文: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注釋:一代天驕:指可以稱雄一世的英雄人物,泛指非常著名,有才能的人物。天驕,“天之驕子”的省略語。意思是上天所驕縱寵愛的人,成吉思汗即是。漢時匈奴自稱。后來也泛稱強盛的少數名族或其首領。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鐵木真(1162~1227)在1206年統一蒙古后的尊稱,意為“強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稱,即王)。只識彎弓射大雕:雕,一種屬于鷹類的大型猛禽,善飛難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強的射手。“只識彎弓射大雕”,是說只以武功見長。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譯文: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數一數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人們。
注釋:俱往矣:都已經過去了。俱,都。數風流人物: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數,數得著、稱得上的意思。
毛澤東簡介
唐代·毛澤東的簡介
![毛澤東](/d/file/p/4b8bde0b0476e7a9e9ec6fc16222a601.jpg)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 ? 毛澤東的詩(1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