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天樂·上元》翻譯及注釋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鞣鞠余紅,琉璃剩碧,待屬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譯文:燈火已闌珊,遠遠望去,酒樓漸行漸遠。燈火漸稀,游人緩緩地回家了。輕寒襲人,漏壺的水也快滴完了。煙霧正逐漸聚集,煙花如箭劃過天際。一雙蓮花形的燈影,勾起往事歷歷,令人驚心,情思難斷。
注釋:寶釵樓遠:佳人居住的樓閣相距遙遠,:寶釵樓,唐宋時成陽酒樓名。陸游《林酒》:“但恨寶釵樓,胡沙隔成陽。”自注:“寶釵樓,咸陽旗亭也。”這里指想念中的情人所居。鞣鞠:又稱“棘羯芽”,即紅瑪瑙,因其產(chǎn)地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棘鞫所居之地,故稱。待屬:待要斟酒相勸j屬,注入,斟酒相勸二《儀禮·士昏禮》:“酌玄酒,三屬于尊。”鄭玄注:“屬,猶注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及飲酒酣,夫起舞屬丞相,丞相不起,夫從坐上語之,”司馬貞注日:“若今之舞訖相勸。”乍斂煙霧:煙霧剛剛散去。乍:初,剛剛。隕星如箭:燈火如同箭一般劃過天空。隕星:流星,此指元宵燈火:一雙蓮影藕絲斷:喻與相思的情人遠離,音訊斷絕。
莫恨流年似水,恨消殘蝶粉,韶光忒淺。細語吹香,暗塵籠撰,都逐曉風(fēng)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jié)M。
譯文:不要惱恨時間一去不復(fù)返,只恨春光易逝,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她細聲細氣的柔語和口中散發(fā)的香氣,她的芳鬢被夜間看不清的塵霧所籠罩而迷蒙,一切美好的記憶都隨拂曉之風(fēng)而逝,只留零星的片段。敲遍闌干。問簾底那人,何時再能相見?相思無處可解,今夜月色滿溢。
注釋:消殘蝶粉:艷妝消退二蝶粉,又作“蜒粉”,唐人宮妝。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婕粉,幾時涂額藉蜂黃:”《野客叢書》引《草堂詩余注》:“蝰粉蜂黃,唐人宮妝也:”韶光忒淺:美好的時光過于短暫。韶光:春光,美好的時光暗塵籠撰:微塵繚繞書齋。撰:撰堂。書齋:撰著詩文的所在。
納蘭性德簡介
唐代·納蘭性德的簡介
![納蘭性德](/d/file/p/4e5e8b5743eac5f04cd9b2864f2b73f2.jpg)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也占有光采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guān)聯(lián)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jīng)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huán)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chuàng)作呈現(xiàn)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于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 ? 納蘭性德的詩(21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