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懷遠》翻譯及注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譯文: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你我相隔天涯卻共賞月亮。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譯文: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漫長,整夜里不眠而把親人懷想。
注釋: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說指親人。遙夜:長夜。怨遙夜:因離別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長。竟夕:終宵,即一整夜。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譯文:熄滅蠟燭憐愛這滿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涼。
注釋:憐:愛。滋:濕潤。憐光滿:愛惜滿屋的月光。滿:描寫了一個狀態,應該是月光直射到屋內。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譯文: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給你,只望能夠與你相見在夢鄉。
注釋:盈手:雙手捧滿之意。盈:滿(指那種滿蕩蕩的充盈的狀態)。
張九齡簡介
唐代·張九齡的簡介
![張九齡](/d/file/p/0d70f04b4c7f6cb26c8821eb7f93fb3a.jpg)
張九齡(678-740) : 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后罷相,為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斗爭,為“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托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譽為“嶺南第一人”。
...〔 ? 張九齡的詩(20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