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梅》翻譯及注釋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笑殺東君虛占斷,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
譯文:梅花開枝頭,枝頭花影稀疏、花色淺淺,那天真自然的顏色何人能與之媲美?東君統(tǒng)領(lǐng)下的百花顏色絢麗、身姿百態(tài),卻無一株能有梅花之神韻,實乃可笑呀!梅花生長于水邊,迎雪綻放,不借春風之力便能肆意綻放。玉潔冰清、香嫩魂冷,骨格奇絕,其品格超凡入圣。
注釋:阿誰: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東君:司春之神。
嘗記寶篽寒輕,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漂泊天涯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萬里風煙,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
譯文:還記得它曾經(jīng)迎寒自開,被那夢醒后的佳人隔窗輕摘,插戴鬢邊,是何等的榮耀。現(xiàn)在雖然飄泊天涯,形體消瘦,但風韻仍不減當年,依然冰清高潔、傲骨無雙。不管是萬里風煙還是一溪寒月,都未能欺侮得了它。不如遠離這塵世喧囂,歸入山林,至少仙宮中還有個人在想念它。
注釋:篽:禁苑。瑣窗:為雕刻或繪有連環(huán)形花紋之窗。標格:風范,風度。閬苑:傳說中在昆侖山之巔,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詩詞中常用來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辛棄疾簡介
唐代·辛棄疾的簡介
![辛棄疾](/d/file/p/265954a6eedae9323d3354a2d5b6ed2d.jpg)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zhàn)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tǒng)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zhí)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 ? 辛棄疾的詩(7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