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擬峴臺
登擬峴臺。明代。吳與弼。 城據東南勝,臺分襄楚名。人煙縈近市,竹樹雜長汀。愁逐登臨散,神因眺望清。窮通看萬物,未易達浮生。
[明代]:吳與弼
城據東南勝,臺分襄楚名。人煙縈近市,竹樹雜長汀。
愁逐登臨散,神因眺望清。窮通看萬物,未易達浮生。
城據東南勝,臺分襄楚名。人煙縈近市,竹樹雜長汀。
愁逐登臨散,神因眺望清。窮通看萬物,未易達浮生。
唐代·吳與弼的簡介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夢祥,字子傅,吳溥子。十九歲即決心專治程朱理學,不應科舉。天順元年以石亨薦,授左諭德,固辭不拜。所著《日錄》,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陳獻章、婁諒等均其弟子。學者稱康齋先生,有《康齋文集》。
...〔
? 吳與弼的詩(881篇) 〕
清代:
牛燾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斗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君不見,東坡調水傳佳話,全憑清濁分流派。甘美香冽天一生,沁人詩骨清人肺。
又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石水鬥泥資灌溉。有時汲之供烹啜,不聞飲者比沆瀣。
唐代:
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家。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西次桑幹曲,洲中見荻花。
:
劉璟
何年天星下,化此金雞峰。峨冠聳危石,翠羽森長松。
旋如展翎翅,峙如決雌雄。初瞰接曙色,姿味多奇蹤。
何年天星下,化此金雞峰。峨冠聳危石,翠羽森長松。
旋如展翎翅,峙如決雌雄。初瞰接曙色,姿味多奇蹤。
清代:
何道生
三人合畫議誰始,兩峰友梅張風子。鋪將一幅溪藤紙,筆聲颯颯風生耳。
一氣呵成十五指,烘染如以水濟水。是時木脫秋氣高,仿佛滿屋生風濤。
三人合畫議誰始,兩峰友梅張風子。鋪將一幅溪藤紙,筆聲颯颯風生耳。
一氣呵成十五指,烘染如以水濟水。是時木脫秋氣高,仿佛滿屋生風濤。
:
弘歷
千畝渭川濆,瑯玕戛碧氛。溪稱六逸隱,林會七賢文。
月入檀欒影,風翻翡翠云。相如雖后至,也得見梁君。
千畝渭川濆,瑯玕戛碧氛。溪稱六逸隱,林會七賢文。
月入檀欒影,風翻翡翠雲。相如雖後至,也得見梁君。
宋代:
曾鞏
東南溪水來何長,若耶清明宜靚妝。南湖一吸三百里,古人已疑行鏡里。
春風來吹不生波,秀壁如奩四邊起。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開滿枝。
東南溪水來何長,若耶清明宜靚妝。南湖一吸三百裡,古人已疑行鏡裡。
春風來吹不生波,秀壁如奩四邊起。蒲芽荇蔓自相依,躑躅夭桃開滿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