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梅
題畫梅。清代。李方膺。 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
[清代]:李方膺
李方膺所畫梅花“以難見工”,“為天下先”用筆倔強放縱,不拘成法,而蒼勁有致。畫梅時以不剪裁為剪裁,不刻劃為刻劃,順乎梅之天性,不見人工雕琢的藝術經驗。
李方膺也喜愛畫風。他“自笑一身渾是膽”,蔑視傳統,蔑視權威,愛畫狂風,以此寄托自己與惡劣環境堅決斗爭的不屈精神。
李方膺的筆下,狂風固然是不屈精神的象征,但這僅是畫家性格的一個方面,體現了他跟惡勢力斗爭的一面;他的性格的另一方面,即對下層人民的關懷和同情,題畫梅中這天風便是與狂風完全不同的暖風、和風,體現出他對勞苦百姓的體恤之情。
唐代·李方膺的簡介
李方膺(1695~1755)清代詩畫家。字虬仲,號晴江,別號秋池、抑園、白衣山人,乳名龍角。通州(今江蘇南通)人。曾任樂安縣令、蘭山縣令、潛山縣令、代理滁州知州等職,因遭誣告被罷官,去官后寓揚州借園,自號借園主人,以賣畫為生。與李鱓、金農、鄭燮等往來,工詩文書畫,擅梅、蘭、竹、菊、松、魚等,注重師法傳統和師法造化,能自成一格,其畫筆法蒼勁老厚,剪裁簡潔,不拘形似,活潑生動,被列為揚州八怪之一。
...〔
? 李方膺的詩(1篇) 〕
明代:
唐之淳
斗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鬥草聽鶯非我事,傍花隨柳亦閒人。如今去作扁舟客,燕趙江淮過一春。
:
丁澎
秋復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復秋。
秋複秋。愁倍愁。為卻多情說盡愁。莫愁休未休。
休未休。愁莫愁。盡說情多卻為愁。倍愁秋複秋。
宋代:
彭汝礪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長春月月與玫瑰,煩近萱堂仔細栽。卻語花開無造次,老親寒食以前來。
宋代:
許及之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不見融州夏涉秋,居然款對豁羈愁。
猶存尊足憐同病,不擊虛舟任打頭。
:
弘歷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云凈,樹杪吹涼風。
一慰復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
春雨既優沾,望晴人盡同。朝來徂雲淨,樹杪吹涼風。
一慰複一慮,新麥正芃芃。過寒生理妨,踟躕意無悰。
宋代:
吳芾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
玉軫誰家調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里,清壯還應過所聞。
醉臥空齋靜絕人,夜闌霜月白紛紛。寒生枕上渾無夢,聲到窗前疑是君。
玉軫誰家調古曲,鐵衣何處角孤軍。羨君寫入新詩裡,清壯還應過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