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頭陀師
贈頭陀師。唐代。劉商。 少壯從戎馬上飛,雪山童子未緇衣。秋山年長頭陀處,說我軍前射虎歸。
[唐代]:劉商
譯文
少壯從軍馬上飛,身未出家心依歸。
年老頭陀秋山住,猶憶當年射虎威。
注釋
雪山童子:亦稱雪山大士,原本是釋迦牟尼在過去世修菩薩道時在雪山苦行時的稱謂。該詩用以比喻頭陀師未出家時。緇衣:僧人所穿之衣,紫而淺黑,非正黑。
頭陀:梵語Dhata之音譯,又作杜荼、杜多,意譯有抖擻、抖揀、浣洗等,意為去除衣服、飲食、住處三種貪著之行法。俗則稱僧人之行腳乞食者為頭陀。此詩取前一意。
頭陀師,為去貪愛而修苦行者。頭陀十二苦行中,第七為阿蘭若處,意為遠離處,要求住于遠離人家之處,第八為冢間坐,也即要住于墳墓之處。由于戒行的規定,加上自身的克制,頭陀師總是給人遠離人群、清心寡欲、清靜孤寂的形象。這一位頭陀卻有另一種風姿:少壯從戎,軍中飛馬,射虎而歸,足顯雄姿英發;老年出家,深居秋山,卻風姿不減,豪氣不褪,遇有來者,便向人談起他當年之雄豪。他的精神不僅不與頭陀相悖,而是更顯示了禪的精髓。佛教以為,要達到涅榘的境界,真正地得到解脫,必須有六種行法,其中之一便是精進。禪門叫勇猛精進,叫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也就是說要具有一種常人不具備的勇氣,釋迦牟尼的雪山苦行,舍身飼虎,都是這種勇氣的表現。只有具有這種精進的勇氣,才能破除貪愛、排脫煩惱、悟得佛性。
唐代·劉商的簡介
劉商,唐代詩人、畫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大歷(七六六至七七九)間進士。官禮部郎中。能文善畫,詩以樂府見長。劉商的詩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這是他罷廬州合肥縣令后所作,約寫于大歷四五年(769——770)?!短撇抛觽鳌肪硭恼f他“擬蔡淡《胡笳曲》,膾炙當時”?!度圃姟肥珍浻?em>劉商的很多詩歌。
...〔
? 劉商的詩(103篇) 〕
:
歐陽元
扶搖萬里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扶搖萬裡上青霄,鳳闕龍池步步瑤。駝背負琛金絡索,象身備駕玉逍遙。
衣冠俯伏傳呼嶽,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時田野夢天朝。
元代:
胡奎
安期入東海,采藥三蓬萊。東窗綠玉樹,歲歲見花開。
弭節昆丘圃,吹笙閬風臺。翱翔綵云里,揮手招我來。
安期入東海,采藥三蓬萊。東窗綠玉樹,歲歲見花開。
弭節昆丘圃,吹笙閬風臺。翺翔綵雲裡,揮手招我來。
宋代:
洪適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荻花楓葉醉為鄉,每憶臨分一鼎香。枉費光陰驚老大,略無治行愧循良。
歸心來往雞豚社,清思消磨雁鶩行。且喜弦歌馀樂地,好詩句句挾風霜。
宋代:
劉敞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趙北燕南如掌平,定知臺選寄長城。雅歌不廢軍中樂,緩帶能令塞外清。
傾蓋由來欣意氣,著鞭從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鄲道,倚瑟空多惜別聲。
明代:
黃衷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
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梁園無此種,上苑幾年移。獨抱冰霜骨,休誇粉膩姿。
春風吹蕊蒂,絳雪綴繁枝。寫向王孫贈,能深玉葉思。
清代:
錢澄之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
將帥加專敕,今晨百道飛。如何罪己詔,立待吮毫揮!
義動三軍憤,功憑一紙微。頗聞李公子,開讀淚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