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風月譯文及注釋
譯文
正是風清月圓的好天良夜。
因與思念的人長年隔絕,每逢見到清風明月就產生了憂愁。
點起香,對香吟詩,用來排除心中的愁情,但心反而與香一樣焦,吟聲與蟲鳴一樣凄涼。
于是就上床睡覺,或許可以與愁苦告別,不料衣帶又解不開,越急著想解開,越是解不開,反而打成了一個死結。
注釋
熏(xūn)麝:熏爐中的香料。
寒蟲:蟋蟀。
遽(jù):速。
愁風月鑒賞
有人說,中國古代抒情詩詞中很少有主詞,這首也是如此。讀者只有根據抒情主人公的口吻、語氣、舉動及她身邊的器物等等來推斷性別,身份。這首詞抒情主人公似應是一位懷人的女子。
上片開首兩句是說風清月圓,正是良辰美景,令人賞心悅目。接下去兩句卻意緒陡轉,“不會長年來,處處愁風月。”風月好不好,其實不在于風月,而在于人的心情。心情不好,風月將處處銜愁。杜甫《春望》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歐陽修《玉樓春》云:“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和月。”說得透辟。上片,作者曲筆回旋,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懷人女子那纏綿的、難于排遣的痛苦。
過片緊扣一個“愁”字。“熏麝”指熏爐中的香料。“寒蟲”即蟋蟀。“心將”二句是說,自己的心和熏爐中的香料一樣燃焦了;自己低低的吟詠跟蟋蟀的鳴叫一般凄楚。這兩句中,“焦”、“切”二字下得準確、形象、老到,使得人與熏麝,人與寒蟲融為一體了,人內心的焦灼不安,人內心的凄苦難耐也借二字傳導而出了。
“欲遽就床眠,解帶翻成結。”以動作結情,構思巧妙,新穎。“遽”,匆忙,急之意。想念意中人而不得見,內心焦灼不安,于是想到還是上床睡覺吧,指望以此拋開痛苦煩惱。可是這也不行。想解帶脫衣,反而結成了死結。生活中一個普普通通的動作,在此卻顯示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它活脫脫寫出一個煩惱人的煩惱心態。“解帶翻成結”一句,語淺情深,實乃天籟之聲,神來之筆,不知賀鑄何由得來!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中曾說:“賀老小詞工于結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結處一筆叫醒,遂使全篇實處皆虛,最屬勝境。”這首《愁風月》也是結句妙絕的一例。
賀鑄簡介
唐代·賀鑄的簡介
![賀鑄](/d/file/p/8425fe040c6fd8be1ac5558387d17c1d.jpg)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 ? 賀鑄的詩(14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