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畢登銓樓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上有一點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陽光輕輕地照在不遠處高聳的樓宇上。
才幾天不上樓來,想不到滿城的柳樹枝頭,就吐出了無數淡黃色的嫩芽。
注釋
銓(quán)樓:銓樓,即考場的樓上,銓,有考選之意。
闕(què):古代皇宮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臺,臺上起樓,左右各一,故為雙闕。
重門:一重又一重的門。
建章:漢武帝時的宮殿名稱,這里借指宋代的宮殿。
無算:無數。
柳梢黃:柳梢上的嫩芽。
考試畢登銓樓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宋嘉祐二年(1057)春。詩人時任進士考試的試官,詩人做考官幾天忙碌后,登上闕樓欣賞春天美景,心情不免愉悅,故作此篇。
參考資料:
1、曉光選編.兒童版·中華古詩三百首.浙江: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107
考試畢登銓樓鑒賞
一、二句是寫詩人試后登樓所見。詩人登上開封府內的考選樓,只見春云濃淡,不一變幻,然“濃妝淡抹總相宜”,更兼日曜微光,以至日光和諧,襯作宮殿的背景,使“雙闕重門聳建章”有廣袤的空間背景。從外觀到內景,寫得凝重,而又背景渾厚。一、二兩句,不無“大宋威武,天下太平”之意。
三、四句則寫詩人登樓后內心所感。不上宮殿中的銓樓沒幾天,只見滿城無數柳梢黃,時光荏苒,歲月無情,登此銓樓,詩人若有所思。科舉考試,至宋臻于極盛,朝廷有“選舉法’’,詩人身為朝臣,親自與事,登臨考樓,得無思乎?“無算”一詞,卻于全句通俗中見古雅。
詩人考試畢登臨,他的心態,似慰勉,似忻喜,似覽觀盛世,似不無憂世。從宏觀背景,到滿城柳梢,從外觀“雙闕”,到內景宋宮,從院樓群落,到銓樓一處,從春云濃淡,到柳梢泛黃,無不全收詩人眼底,作了層次分明,色調豐富的反映,全詩以自然美為主調,由于詩人素主行文簡淡,寫自然美也不濃妝而工淡抹,于簡淡中見多樣,更需識力和功力。
梅堯臣簡介
唐代·梅堯臣的簡介
![梅堯臣](/d/file/p/0119d2ea715556825155edffb69418b1.jpg)
梅堯臣(1002~1060)字圣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宣城古稱宛陵,世稱宛陵先生。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曾參與編撰《新唐書》,并為《孫子兵法》作注,所注為孫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叢刊》影明刊本等。詞存二首。
...〔 ? 梅堯臣的詩(1885篇) 〕猜你喜歡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藹藹鳳凰宮,蘭臺玉署通。夜霜凝樹羽,朝日照相風。
官附三臺貴,儒開百氏宗。司言陳禹命,侍講發堯聰。
香卷青編內,鉛分綠字中。綴簽從太史,鏘珮揖群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