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西湖譯文及注釋
譯文
秋風(fēng)徐徐,湖上風(fēng)雨瀟瀟,你剛想啟程,又被雨留住。今日枉自留你,明天我會十分憂愁。
送行的佳人們的千滴淚,一起灑向錢塘江水。不用為分別而愁苦,你不見路上還有更多的人在灑淚相別。
注釋
①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薩篁》、《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等。后來成了詞人用以填詞的詞牌。為雙調(diào),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jǐn)?shù)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②蕭蕭:同瀟瀟,形容風(fēng)雨急驟。
③使君:漢代對太守或刺史的稱呼,這里借指送別的對象陳襄。
④漫:枉,徒然。
⑤朝(zhāo):早晨
⑥佳人:美女,指宮妓。
⑦斂(liǎn)雙蛾:即皺眉,此處指流淚。
⑧路人:指站立在路旁送別陳襄的杭州百姓。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xué)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221-223
2、徐康銘 .兒童讀唐宋詞圖繪.長沙:湖南地圖出版社,1993年6月: 89
菩薩蠻·西湖創(chuàng)作背景
宋神宗熙寧七年(1074年)八月,陳襄罷杭州知州任,將赴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任知府,該詞是蘇軾在西湖送別陳襄時所作。
參考資料:
1、朱靖華、饒學(xué)剛、王文龍、饒曉明.歷代名家詞新釋輯評叢書蘇軾詞新釋輯評.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2007年1月:221-223
菩薩蠻·西湖鑒賞
上片先寫天意留客?!扒镲L(fēng)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蔽骱系那缬曜兓浅R姷默F(xiàn)象,離任的太守陳襄將要遠(yuǎn)行,卻被風(fēng)雨留住。這是天從人意的美事,老天爺仿佛被送別的人們所感動,所以才特意以“蕭蕭雨”“留住”客人,滿足了大家的心愿,這是老天有情。接下來蘇軾筆鋒陡然一轉(zhuǎn),“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睘楹芜@樣寫。接下去蘇軾又把筆鋒收回來,申述了一個使人信服的理由,“明朝愁殺人”原來是離情再經(jīng)過一夜的醞釀和蓄積,會變得更深更濃,到明天送別時一下子爆發(fā)出來,會把人“愁”死的!可見老天有情,人更有情。經(jīng)過這一縱一擒,心理上或情感上的回旋跌宕,蘇軾將離情推向了縱深。
下片轉(zhuǎn)換角度,寫動人的送別場景。“佳人千點(diǎn)淚,灑向長河水?!边@兩句寫“佳人”泣別,“佳人”是指送別陳襄的一群官妓,同“長河水”聯(lián)系起來,一方面是由于陳襄乘官船,從水程赴任,另一方面暗用了江淹《別賦》中的詞語,“怨復(fù)怨兮遠(yuǎn)山曲,去復(fù)去兮長河水。”“佳人”泣別是情重怨深的表現(xiàn),這就把離情推向了一個高潮?!安挥脭侩p蛾,路人啼更多?!边@兩句又峰回路轉(zhuǎn),別開境界。蘇軾像是對“佳人”們說,你們還是收住眼淚吧,且看站立在大路兩旁的杭州百姓,他們哭得比你們還要傷心呢!廣大百姓自愿前來送別一位離任的地方官,盡情揮灑淚水,離別場面莊嚴(yán)、感人??梢哉f,這是百姓對一位官員的最高褒獎。蘇軾這樣寫,非溢美之辭。是蘇軾從側(cè)面寫出了陳襄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在把離情推向極頂?shù)耐瑫r,也暗含著對陳襄流惠于民的贊頌。
全詞無一處直接抒寫蘇軾自己當(dāng)前的離愁,蘇軾僅僅是一個旁觀者而已。但又無處不滲透了蘇軾濃重的離情別緒。蘇軾在對實(shí)際生活觀察和體驗(yàn)的基礎(chǔ)上,選取了獨(dú)特的藝術(shù)視角,出奇制勝,使人感到耳目一新。
蘇軾簡介
唐代·蘇軾的簡介
![蘇軾](/d/file/p/15791ffa9f2e4fdffa6a818acd42d395.jpg)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xué)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潁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一生仕途坎坷,學(xué)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dá),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藝術(shù)表現(xiàn)獨(dú)具風(fēng)格,與黃庭堅(jiān)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chuàng)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jiān)、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xué)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 ? 蘇軾的詩(2851篇) 〕猜你喜歡
可度嶺二首 其二
: 李學(xué)一
馳驅(qū)終日度深山,何處人家翠靄間。雞犬?dāng)?shù)聲云外落,峰巒千疊屋前環(huán)。
田園雜遝桑麻滿,林木青蒼鳥雀閒。疑是避秦人尚在,只今世遠(yuǎn)不知還。
大明鐃歌鼓吹曲十三篇 其十 招關(guān)中
太原李,繼忠襄。京兆李,王咸陽。唇齒相依勢相望,搆讒煽虛撼金床。
王綱偏,圯弗攑,上弗急君父,同盟不相援。徵兵關(guān)中伐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