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
對雪。唐代。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唐代]:高駢
譯文
雪花飄舞著飛入了窗戶,我坐在窗前,看著青青的竹子變成白玉般潔白。 此時正好登上高樓去遠望,那人世間一切險惡的岔路都被大雪覆蓋了。
注釋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
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一般。
惡路歧:險惡的岔路。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得別具一格。
詩人坐在窗前,欣賞著雪花飄入庭戶,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變成了潔白的瓊枝,整個世界都變得明亮了。于是詩人想到此時如果登上高樓觀賞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嶇(qíqū)難走的道路都將被大雪覆蓋,展現在眼前的將是坦蕩無邊的潔白世界。
高樓四望,一片潔白,詩人希望白雪能掩蓋住世上一切丑惡,讓世界變得與雪一樣潔白美好。結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與不平。
唐代·高駢的簡介
高駢,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孫,晚唐名將。高駢出生于禁軍世家,其一生輝煌之起點為866年率軍收復交趾,破蠻兵20余萬。后歷任天平、西川、荊南、鎮海、淮南等五鎮節度使。期間正值黃巢大起義,高駢多次重創起義軍。被唐僖宗任命為諸道行營兵馬都統。后中黃巢緩兵之計,大將張璘陣亡。高駢由此不敢再戰,致使黃巢順利渡江、攻陷長安。此后至長安收復的三年間,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師,高駢一生功名毀之一旦。高駢嗜好裝神弄鬼,幾乎達到癲狂的程度。后被部將畢師鐸所害,連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瘞(埋)之”。
...〔
? 高駢的詩(54篇) 〕
宋代:
彭汝礪
雪輕不自持,風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云中下。
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雪輕不自持,風急更相借。仙人集蓬島,鴻鵠雲中下。
飛騰障空虛,細碎穿隙罅。光明入幽室,晃耀不知夜。
明代:
孫偉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坐聽檐虛瀉沸濤,也知真宰養民膏。北窗夢覺增絺绤,南畝人歸罷桔槔。
鄉賽入村喧社鼓,野塘生水受漁舠。雨師先及公田足,為報官家撫字勞。
:
陳淳祖
勸農事云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勸農事雲畢,晴日足登山。山高翠微上,坐見人境閒。
天目有修眉,洞庭無狂瀾。田疇井畫見,布谷行相關。
唐代:
王質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
春斑犀,秋彫胡,一年計,在江湖。赤腳白腳癯,黃鮮紅鮮圬。
茭白,茭白,■人漁子手拍拍,槳芽櫓臍曉香發。
宋代:
黃庭堅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綿揉色染金沙。
憑君著意樽前看,便與春工立等差。
天遣酴醾玉作花,紫綿揉色染金沙。
憑君著意樽前看,便與春工立等差。
元代:
胡奎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
日日黃塵淹馬足,誰能占得午陰涼。天閑芻豆無多戀,好解青絲八尺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