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十詠 其五 中溪書院
封龍十詠 其五 中溪書院。元代。安熙。 炎氛絕高岑,悲風振林丘。吟臺一以眺,動我懷古愁。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儔。規模未云遠,蕪穢馀嵓陬。圣像空復存,荒涼幾經秋。不遇敬齋翁,遺跡誰能求。亦賴明主恩,遂茲圣澤流。今皇復神圣,丕承擬西周。弦歌獨不嗣,嵓壑知應羞。懷賢既伊郁,撫事增綢繆。悠然發孤詠,遠思浩難收。
[元代]:安熙
炎氛絕高岑,悲風振林丘。吟臺一以眺,動我懷古愁。
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儔。
規模未云遠,蕪穢馀嵓陬。圣像空復存,荒涼幾經秋。
不遇敬齋翁,遺跡誰能求。亦賴明主恩,遂茲圣澤流。
今皇復神圣,丕承擬西周。弦歌獨不嗣,嵓壑知應羞。
懷賢既伊郁,撫事增綢繆。悠然發孤詠,遠思浩難收。
炎氛絕高岑,悲風振林丘。吟臺一以眺,動我懷古愁。
李公英妙年,于焉此藏修。坐令山中民,莘莘洙泗儔。
規模未雲遠,蕪穢馀嵓陬。聖像空複存,荒涼幾經秋。
不遇敬齋翁,遺跡誰能求。亦賴明主恩,遂茲聖澤流。
今皇複神聖,丕承擬西周。弦歌獨不嗣,嵓壑知應羞。
懷賢既伊郁,撫事增綢繆。悠然發孤詠,遠思浩難收。
唐代·安熙的簡介
安熙(公元一二六九年至一三一一年)字敬仲,號默庵,藁城人。生于元世祖至元六年,卒于武宗至大四年,年四十三歲。少慕劉因之名,欲從之游。因沒,不果,乃從因門人烏沖問其緒說,尊信力行。家居教授,垂數十年;四方來學者,多有成就。熙作有默庵集五卷,《四庫總目》行于世。
...〔
? 安熙的詩(74篇) 〕
:
黃節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英雄心事托琴中,獨訪孤臺過斷虹。滿地夕陽號朔雁,隔簾人影瘦西風。
秋花晚節多遲暮,古調今彈有異同。不為知音為知志,蒼茫山水月湖東。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顏。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閭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清代:
蔣士銓
別燕云軟紅塵土,板輿一兩輕御。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里,乍暖勸農路。
別燕雲軟紅塵土,闆輿一兩輕禦。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鶯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裡,乍暖勸農路。
明代:
宗臣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秦塞君校筆,章臺妾倚欄。雁書何寂寞,龍劍有艱難。
烽燧春華暮,琵琶曉淚寒。自知容色落,不忍對花看。
宋代:
劉才邵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不將簾幕掛檐唇,欲聽飛霙點繡茵。門外湖山元早白,醉中笑語不嫌真。
爐煙盡日飄香霧,茗盌侵湯攪玉塵。莫怪更深寒力減,瑤墀今日布王春。
:
盧青山
于物于人詠訖,剩有空空四壁。壁本匪吾私,幸我以之名室。
沉默,沉默,伴我年年對立。
于物于人詠訖,剩有空空四壁。壁本匪吾私,幸我以之名室。
沉默,沉默,伴我年年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