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對雨
七夕對雨。元代。艾性夫。 門無轍跡草偏青,屋帶秋山意轉清。打夢易驚棋雹響,載愁不去酒船輕。幸無簾幕妨云影,尚欠芭蕉贈雨聲。欲送星鸞過橋去,夜深河漢未分明。
[元代]:艾性夫
門無轍跡草偏青,屋帶秋山意轉清。
打夢易驚棋雹響,載愁不去酒船輕。
幸無簾幕妨云影,尚欠芭蕉贈雨聲。
欲送星鸞過橋去,夜深河漢未分明。
門無轍跡草偏青,屋帶秋山意轉清。
打夢易驚棋雹響,載愁不去酒船輕。
幸無簾幕妨雲影,尚欠芭蕉贈雨聲。
欲送星鸞過橋去,夜深河漢未分明。
唐代·艾性夫的簡介
艾性夫(《四庫全書》據《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謂疑傳刻脫一夫字)字天謂。江西東鄉(今屬江西撫州)人。元朝講學家、詩人。與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齊名,人稱“臨川三艾先生”。 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詩,以影印文淵合《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对姕Y》所錄詩。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三卷。
...〔
? 艾性夫的詩(241篇) 〕
:
黃松鶴
空谷人來續舊游,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顏色,十笏云山眼底收。
空谷人來續舊遊,一函詩墨古徽州。驚潮竹影玲瓏透,鎖石桐煙澹宕浮。
直與此情磨歲月,聊將小語記春秋。寒齋就我生顔色,十笏雲山眼底收。
:
阮漢聞
序曰:蓬池廓似斗,闉如圭,賊近升陴,賊遠癡坐,舂鉏
在胸,石闕在口,平生文酒宴笑之歡,一切謝絕不獲已。
序曰:蓬池廓似鬥,闉如圭,賊近升陴,賊遠癡坐,舂鉏
在胸,石闕在口,平生文酒宴笑之歡,一切謝絕不獲已。
明代:
袁中道
麈事何曾掛笑顰,閑時一杖步花茵。無才永定山中計,有病催成道者身。
冒雪出云朝絮絮,殘霞逗日夜鱗鱗。近來微有安心處,調象如今漸已馴。
麈事何曾掛笑顰,閑時一杖步花茵。無才永定山中計,有病催成道者身。
冒雪出雲朝絮絮,殘霞逗日夜鱗鱗。近來微有安心處,調象如今漸已馴。
明代:
釋函可
獅子曾聞住罽賓,如空何必問前因。霜連白草開荒后,日射黃金布地新。
舊疏未焚藏衲角,長歌應悔雜京塵。當時妙喜交游廣,書到衡陽有幾人。
獅子曾聞住罽賓,如空何必問前因。霜連白草開荒後,日射黃金布地新。
舊疏未焚藏衲角,長歌應悔雜京塵。當時妙喜交遊廣,書到衡陽有幾人。
清代:
洪亮吉
何時得入函谷關,放筆即落終南山。南山連綿畫不竟,拔取一峰來入鏡。
胸中有山即有樓,下筆有川兼得舟。豈惟山水色不別,樓上客醉疑眠鷗。
何時得入函谷關,放筆即落終南山。南山連綿畫不竟,拔取一峰來入鏡。
胸中有山即有樓,下筆有川兼得舟。豈惟山水色不別,樓上客醉疑眠鷗。
唐代:
錢起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
蒹葭侵驛樹,云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皋春草生。
少年從事好,此去別愁輕。滿座詩人興,隨君郢路行。
蒹葭侵驛樹,雲水抱山城。遙愛下車日,江臯春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