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其五 寄蓮修
金縷曲 其五 寄蓮修。清代。黃鈞宰。 冷冷清清夜,想年來,依依切切,綿情絮話。小病閑愁清到骨,記得晚妝初卸。燈影畔,玉釵低亞,幾度閑游成底事,被雙棲,燕子喃喃罵,春訊杳,月輪下。當時鸞鏡留遺掛,不堤防,輕憐慢惜,紅飄綠謝。今日一尊花下祝,稽首慈云佛駕,只顧與,春煙并化。儂是傷心驚彈鳥,向空房,想起魂兒怕,幽夢警,遠鐘罷。
[清代]:黃鈞宰
冷冷清清夜,想年來,依依切切,綿情絮話。小病閑愁清到骨,記得晚妝初卸。
燈影畔,玉釵低亞,幾度閑游成底事,被雙棲,燕子喃喃罵,春訊杳,月輪下。
當時鸞鏡留遺掛,不堤防,輕憐慢惜,紅飄綠謝。今日一尊花下祝,稽首慈云佛駕,只顧與,春煙并化。
儂是傷心驚彈鳥,向空房,想起魂兒怕,幽夢警,遠鐘罷。
冷冷清清夜,想年來,依依切切,綿情絮話。小病閑愁清到骨,記得晚妝初卸。
燈影畔,玉釵低亞,幾度閑遊成底事,被雙棲,燕子喃喃罵,春訊杳,月輪下。
當時鸞鏡留遺掛,不堤防,輕憐慢惜,紅飄綠謝。今日一尊花下祝,稽首慈雲(yún)佛駕,隻顧與,春煙并化。
儂是傷心驚彈鳥,向空房,想起魂兒怕,幽夢警,遠鐘罷。
唐代·黃鈞宰的簡介
1826-1895年,一名振鈞,字宰平,缽池山農(nóng),別號天河生,江蘇淮安人。他“性好詞賦而不樂制藝”,“一生偃蹇不遇,”中年喪偶,益佗祭,不自聊?!敝小侗扔駱莻髌嫠姆N》,其一《十二紅》為揭露南河總督署的積弊而作,針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壺七墨》記游幕期間之親見親聞,保存了一些有關鴉片戰(zhàn)爭的珍貴史料,是著名筆記,論者以為“作小說觀可,作子書觀,作史書觀,作經(jīng)書觀亦無不可?!庇钟小侗扔駱沁z稿》、《談兵錄》等。
...〔
? 黃鈞宰的詩(76篇) 〕
明代:
葉春及
昔余寄薄游,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
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jié)炎海隅,晤言慰疇昔。
昔餘寄薄遊,并公宰閩邑。翩翩丹山禽,千仞亦棲棘。
拙劣守故丘,公獨崇明德。建節(jié)炎海隅,晤言慰疇昔。
:
許月卿六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雪瀏瀏時逢曉日,水粼粼處識春風。
天公留取峰頭雪,與作人間別樣春。
明代:
陶益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夢向天邊折玉蓮,玉蓮化作一髯仙。人間此夢誠何夢,疑是濂溪托舊緣。
唐代:
閻寬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寧知心有違。
下帷長日盡,虛館早涼生。芳草猶未薦,如何蜻蛚鳴。
秋風已振衣,客去何時歸。為問當途者,甯知心有違。
明代:
楊士奇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歸來語向誰,白發(fā)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
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兩漢:
佚名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
搗練子,賦梅青。休共檀梨取次爭。葉底青青如豆小,已知金鼎待和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