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黃鈞宰的詩 >
水調歌頭 其一 用稚虹韻,題青城《送別圖》,為山陰胡伯華作
水調歌頭 其一 用稚虹韻,題青城《送別圖》,為山陰胡伯華作
水調歌頭 其一 用稚虹韻,題青城《送別圖》,為山陰胡伯華作。清代。黃鈞宰。 人海散花雨,一雨一分春。聚來天上,春色飛作馬頭塵。我輩萍蹤浪跡,除卻屠沽市僧,相見幾天真。今日浦江尾,明日越江漘。水中月,風里絮,池面蘋。安得金模,絲繡不壞眾吟身。寫出飛鴻爪印,留得靈犀心跡,揮手莫傷神。萬國近同軌,爾我一家人。
[清代]:黃鈞宰
人海散花雨,一雨一分春。聚來天上,春色飛作馬頭塵。
我輩萍蹤浪跡,除卻屠沽市僧,相見幾天真。今日浦江尾,明日越江漘。
水中月,風里絮,池面蘋。安得金模,絲繡不壞眾吟身。
寫出飛鴻爪印,留得靈犀心跡,揮手莫傷神。萬國近同軌,爾我一家人。
人海散花雨,一雨一分春。聚來天上,春色飛作馬頭塵。
我輩萍蹤浪跡,除卻屠沽市僧,相見幾天真。今日浦江尾,明日越江漘。
水中月,風裡絮,池面蘋。安得金模,絲繡不壞衆吟身。
寫出飛鴻爪印,留得靈犀心跡,揮手莫傷神。萬國近同軌,爾我一家人。
唐代·黃鈞宰的簡介
1826-1895年,一名振鈞,字宰平,缽池山農,別號天河生,江蘇淮安人。他“性好詞賦而不樂制藝”,“一生偃蹇不遇,”中年喪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樓傳奇四種》,其一《十二紅》為揭露南河總督署的積弊而作,針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壺七墨》記游幕期間之親見親聞,保存了一些有關鴉片戰爭的珍貴史料,是著名筆記,論者以為“作小說觀可,作子書觀,作史書觀,作經書觀亦無不可。”又有《比玉樓遺稿》、《談兵錄》等。
...〔
? 黃鈞宰的詩(76篇) 〕
元代:
邵亨貞
兵余重見元宵,淺寒收雨東風起。城門傍晚,金吾傳令,遍張燈市。
報道而今,依然放夜,縱人游戲。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亂,經行處、無歌吹。
兵餘重見元宵,淺寒收雨東風起。城門傍晚,金吾傳令,遍張燈市。
報道而今,依然放夜,縱人遊戲。望愔愔巷陌,星毬散亂,經行處、無歌吹。
:
錢之江
生與百花俱,習語啼鶯嫩。學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
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
生與百花俱,習語啼鶯嫩。學步百花間,蹣跚臉生暈。
阿耶百不能,老思為汝奮。急我揠苗心,加汝過庭訓。
唐代:
劉得仁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白發麻衣破,還譙別弟回。首垂聽樂淚,花落待歌杯。
石路尋芝熟,柴門有鹿來。明王下征詔,應就碧峰開。
宋代:
陸佃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
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太守無堪久借留,君王恩禮與升州。親輿自可時來往,漁唱猶能數獻酬。
風色得經揚子渡,月明知在海棠洲。北山楷木今成列,獨傍師門想見丘。
明代:
楊榮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左峰儼飛蓋,右峰如聚轂。兩峰并高寒,對峙氣清淑。
羨爾志沖澹,于焉構書屋。中藏萬卷馀,瑯瑯時誦讀。
明代:
顧璘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嘆西東。
銅章叨拜庶官中,先達從君見古風。鄉誼每勞開閣待,民情長許置郵通。
才疏謬得淮陽召,身在應懷鮑叔功。已幸枳棲能脫跡,唯於離索歎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