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詩 其六
感遇詩 其六。清代。陸世儀。 平生寡交與,與世殊淡漠。天涯有數(shù)子,相知在寥廓。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陸學。或聞聲相思,曾未接酬酢。遙遙南北海,此心契如約。風塵暗天來,蹤跡各飄泊。出處或可期,生死殊未卜。會晤當何時,六合庶開拓。
[清代]:陸世儀
平生寡交與,與世殊淡漠。天涯有數(shù)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陸學。或聞聲相思,曾未接酬酢。
遙遙南北海,此心契如約。風塵暗天來,蹤跡各飄泊。
出處或可期,生死殊未卜。會晤當何時,六合庶開拓。
平生寡交與,與世殊淡漠。天涯有數(shù)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陸學。或聞聲相思,曾未接酬酢。
遙遙南北海,此心契如約。風塵暗天來,蹤跡各飄泊。
出處或可期,生死殊未蔔。會晤當何時,六合庶開拓。
唐代·陸世儀的簡介
陸世儀(1611~1672)明末清初著名的理學家、文學家,被譽為江南大儒。字道威,號剛齋,晚號桴亭,別署眉史氏,江蘇太倉人。明亡,隱居講學,與陸隴其并稱二陸。他一生為學不立門戶,志存經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建、井田無所不通。其理學以經世為特色,這既是對晚明理學空疏學風的批判,也適應明清之際社會變革的需要。著有《思辨錄》、《論學酬答》、《性善圖說》、《淮云問答》,及詩文雜著等40余種、100余卷。
...〔
? 陸世儀的詩(20篇) 〕
宋代:
陸佃
春渚秋潭不可尋,回頭城郭礙高林。但知自白三分鬢,更與誰論一寸心。
紅粉淚痕消片玉,故人情分重千金。臨岐不忍醒時別,一任玻瓈酒盞深。
春渚秋潭不可尋,回頭城郭礙高林。但知自白三分鬢,更與誰論一寸心。
紅粉淚痕消片玉,故人情分重千金。臨岐不忍醒時別,一任玻瓈酒盞深。
:
弘歷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jié),俗沿桃菜協(xié)良辰。
矞云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fā)競時新。
韶年和樂會周親,麗藻同賡翰墨臣。宴借傳柑先令節(jié),俗沿桃菜協(xié)良辰。
矞雲(yún)已報三階泰,淑序初呈九陌春。爆竹聲多催臘盡,梅花香發(fā)競時新。
清代:
張湄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澄臺上下樹婆娑,滿目殘陽動碧波。天水無垠同一氣,風帆如葉島如螺。
:
項安世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未赴成都先夢到,才逢蜀客便心親。
江陵一見蒲居士,似向嚴家訪阿遵。
元代:
耶律楚材
乃祖開元柱石臣,云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圣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乃祖開元柱石臣,雲(yún)孫髣髴玉麒麟。從來德炙輿人口,此日恩沾聖世春。
欲草薦書學北海,未開東閣愧平津。而今且試調羹手,佇看沙堤繼舊塵。
宋代:
林干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云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
臺教源流遠,高明紹梵音。扶桑紅日近,華頂白雲(yún)深。
清磬度山翠,黃花匝地金。三乘示方便,萬法總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