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三首
雜詩三首。宋代。黎廷瑞。 后稷播百谷,粒茲阻饑人。新苗化為舊,舊種還為新。萬代一粒傳,何嘗失其真。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太極生天地,同是有吾身。吾身千世前,親見羲與神。不失赤子心,是即無懷民。云胡逐頹運,澆浮散其貞。良苗不自殖,甘與荑稗倫。勉哉耕我田,歲晚收陳陳。
[宋代]:黎廷瑞
后稷播百谷,粒茲阻饑人。
新苗化為舊,舊種還為新。
萬代一粒傳,何嘗失其真。
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
太極生天地,同是有吾身。
吾身千世前,親見羲與神。
不失赤子心,是即無懷民。
云胡逐頹運,澆浮散其貞。
良苗不自殖,甘與荑稗倫。
勉哉耕我田,歲晚收陳陳。
後稷播百谷,粒茲阻饑人。
新苗化為舊,舊種還為新。
萬代一粒傳,何嘗失其真。
君看田中秋,穗穗上古春。
太極生天地,同是有吾身。
吾身千世前,親見羲與神。
不失赤子心,是即無懷民。
雲胡逐頹運,澆浮散其貞。
良苗不自殖,甘與荑稗倫。
勉哉耕我田,歲晚收陳陳。
唐代·黎廷瑞的簡介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陽(今江西波陽)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賜同進士出身,時年二十二。授肇慶府司法參車,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與吳存、徐瑞等遙。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攝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號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簡編《鄱陽五家集》中。事見本集卷首小傳。
...〔
? 黎廷瑞的詩(206篇) 〕
:
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
黃公輔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愿,一片鄉心度夕陽。
去臘此時逐武岡,星沙今日又何忙。已舒暖意歸楊柳,猶覺寒風透客裳。
白發豈牽三尺綬,青山頻結九回腸。告休未得如初願,一片鄉心度夕陽。
明代:
童軒
丹山出異鳥,文采光陸離。高飛薄霄漢,虞網巧空施。
昔當有虞氏,此鳥曾來儀。一鳴恊韶樂,千載應昌期。
丹山出異鳥,文采光陸離。高飛薄霄漢,虞網巧空施。
昔當有虞氏,此鳥曾來儀。一鳴恊韶樂,千載應昌期。
近代:
金克木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凌云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寒柳金明俱已休。哪堪回首舊風流。縱橫盲左淩雲筆,寂寞人間白玉樓。
情脈脈,意悠悠。空懷家國古今愁。何須更說前朝事,待唱新詞對晚秋。
唐代:
姚合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游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復何顏。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海岸夜中常見日,
仙宮深處卻無山。犬隨鶴去遊諸洞,龍作人來問大還。
今日偶聞塵外事,朝簪未擲複何顔。
宋代:
楊萬里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
點鐵成金未是靈,若教無鐵也難成。
阿誰得似青荷葉,解化清泉作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