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
牡丹。唐代。羅隱。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公子醉歸燈下見,美人朝插鏡中看。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干。
[唐代]:羅隱
艷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公子醉歸燈下見,
美人朝插鏡中看。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干。
豔多煙重欲開難,紅蕊當心一抹檀。公子醉歸燈下見,
美人朝插鏡中看。當庭始覺春風貴,帶雨方知國色寒。
日晚更將何所似,太真無力憑闌幹。
唐代·羅隱的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 羅隱的詩(384篇) 〕
:
王惟一
大道古今一脈,圣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只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大道古今一脈,聖人口口相傳。奈何百姓不知焉。盡逐色聲迷戀。在邇不須求遠,何消更遇神仙。分明隻在眼睛前。日用常行不見。
清代:
林則徐
中原俎豆不足奇,請公乘云游四夷。天西絕塞招靈旗,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載,元精在天仍為牛斗箕。命宮磨蝎豈公獨,春夢都似黃粱炊。
中原俎豆不足奇,請公乘雲(yún)遊四夷。天西絕塞招靈旗,下有荷戈之人頂禮之。
公生距今八百有七載,元精在天仍為牛鬥箕。命宮磨蠍豈公獨,春夢都似黃粱炊。
宋代:
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清代:
姚燮
風鴻側翅倦飛翔,遠樹城陰見夕陽。野草經(jīng)寒變衰白,江云連海極蒼黃。
天涯昔別君相送,雨夕孤燈語未忘。為問道旁幾青眼,更無人與慰凄涼。
風鴻側翅倦飛翔,遠樹城陰見夕陽。野草經(jīng)寒變衰白,江雲(yún)連海極蒼黃。
天涯昔別君相送,雨夕孤燈語未忘。為問道旁幾青眼,更無人與慰凄涼。
明代:
黎民表
苦憶平生友,憐予頗好奇。能供光祿酒,常和法曹詩。
宦拙騎官馬,朝回補竹籬。風塵關塞黑,魂夢故來遲。
苦憶平生友,憐予頗好奇。能供光祿酒,常和法曹詩。
宦拙騎官馬,朝回補竹籬。風塵關塞黑,魂夢故來遲。
宋代:
陳師道
窮秋積雨不破塊,霜落西湖露沙背。
大魚泥蟠小魚樂,高丘覆杯水如帶。
窮秋積雨不破塊,霜落西湖露沙背。
大魚泥蟠小魚樂,高丘覆杯水如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