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夷陳先生祠堂
希夷陳先生祠堂。宋代。范祖禹。 太華朝紫清,蓮花開綠煙。嘗聞希夷隱,欲學南華仙。道與寥廓友,形隨變化遷。餐霞倚八極,御氣游九天。靜夜披蕊笈,清晨漱瑤泉。閑臨日谷嘯,下拂云窗眠。一朝玉棺墜,委體同蛻蟬。霓旌自宛轉,羽駕何飄翩。空余故館在,遺像猶依然。嗟吾生已后,不得見當年。扶搖若可借,永謝區中緣。
[宋代]:范祖禹
太華朝紫清,蓮花開綠煙。
嘗聞希夷隱,欲學南華仙。
道與寥廓友,形隨變化遷。
餐霞倚八極,御氣游九天。
靜夜披蕊笈,清晨漱瑤泉。
閑臨日谷嘯,下拂云窗眠。
一朝玉棺墜,委體同蛻蟬。
霓旌自宛轉,羽駕何飄翩。
空余故館在,遺像猶依然。
嗟吾生已后,不得見當年。
扶搖若可借,永謝區中緣。
太華朝紫清,蓮花開綠煙。
嘗聞希夷隱,欲學南華仙。
道與寥廓友,形隨變化遷。
餐霞倚八極,禦氣遊九天。
靜夜披蕊笈,清晨漱瑤泉。
閑臨日谷嘯,下拂雲窗眠。
一朝玉棺墜,委體同蛻蟬。
霓旌自宛轉,羽駕何飄翩。
空餘故館在,遺像猶依然。
嗟吾生已後,不得見當年。
扶搖若可借,永謝區中緣。
唐代·范祖禹的簡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純,甫或作父),一字夢得,漢族,成都華陽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終年五十八歲。著名史學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鑒》十二卷,《帝學》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鑒》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宋史本傳》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藝文志》并行于世。
...〔
? 范祖禹的詩(151篇) 〕
唐代:
宋之問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復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
貴藩堯母族,外戚漢家親。業重興王際,功高複辟辰。
愛賢唯報國,樂善不防身。今日衣冠送,空傷置醴人。
金精何日閉,玉匣此時開。東望連吾子,南瞻近帝臺。
唐代:
韓翃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到來心自足,不見亦相親。說法思居士,忘機憶丈人。
微風吹藥案,晴日照茶巾。幽興殊未盡,東城飛暮塵。
宋代:
馮山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萬竹林間一徑升,滿巖金碧靜香燈。飛泉散亂垂千尺,危閣攲斜擁數層。
雨氣或從檐際落,風光時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讀,合眼煎茶問老僧。
宋代:
蘇轍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邑居欲盡溪山好,不作層樓無奈何。
巖谷滿前收蠟屐,漪漣極目卷漁蓑。
宋代:
韋驤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顏猶未怯雙蓮。
引髭聊試頗安然,正好憑依學坐禪。兒女環觀齊指笑,朱顔猶未怯雙蓮。
唐代:
王維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里,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
君心尚棲隱,久欲傍歸路。在朝每為言,解印果成趣。
晨雞鳴鄰裡,群動從所務。農夫行餉田,閨妾起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