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進之簡介
![康進之](/e/data/images/notimg.gif)
軼事典故
康進之是在惠民“曲山藝海”中長大的,他常與社會下層藝人往來,是一位不肯同統治者合作的“賢人” ,對民眾疾苦卻十分同情。《李逵負荊》寫酒店店主的女兒滿堂嬌被冒充宋江、魯智深的惡棍搶去,同宋、魯一起下山找人對質,真相大白后,李逵負荊請罪,宋江即命李逵清除兩個惡棍,將功折罪。李逵是深受觀眾喜愛的戲劇人物,在康進之筆下,李逵天真爛漫,淳樸爽直,愛憎分明,見義勇為,胸懷坦蕩,疾惡如仇,他還深深熱愛著梁山泊的一草一木。戲中寫李逵下山踏青游玩就十分生動:“和風漸起,暮雨初收。俺則見楊柳半藏沽酒市,桃花深映釣魚舟。更和這碧粼粼春水波紋縐,有往來社燕,遠近沙鷗。”“人道我梁山泊無有景致,俺打那廝的嘴。”雖然此時李逵的性格還未最后定型,但已經十分可愛,明代戲曲家孟稱舜評康進之為“曲語句工當行,手筆絕高絕者”。后來元劇研究者都以康進之為“詞林之英杰”,而贊譽《李逵負荊》是元代水滸戲中最優秀的作品。
雜劇·梁山泊李逵負荊
第一折
(沖末扮宋江、同外扮吳學究、凈扮魯智深、領卒子上。宋江詩云)澗水潺潺繞寨門,野花斜插滲青巾。杏黃旗上七個字,替天行道救生民。某姓宋名江,宇公明,綽號順天呼保義者是也。曾為鄆州鄆城縣把筆司吏,因帶酒殺了閻婆惜,迭配江州牢城。路經這梁山過,遇見晁蓋哥哥,救某上山。后來哥哥三打祝家莊身亡,眾兄弟推某為頭領。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來的小僂儸,威鎮山東,令行河北。某喜的是兩個節令,清明三月三,重陽九月九。如今遇這清明三月三,放眾弟兄下山上墳祭掃。三日已了,都要上山,若違令者,必當斬首。(詩云)俺威令誰人不怕,只放你三日嚴假。若違了半個時辰,上山來決無干罷。(下)(老王林上,云)曲律竿頭懸草種,綠楊影里撥琵琶。高陽公子休空過,不比尋常賣酒家。老漢姓王名林,在這杏花莊居住,開著一個小酒務兒,傲些生意。嫡親處三口兒家屬,婆婆早年亡化過了,止有一個女孩兒,年長十八歲,喚做滿堂嬌,未曾許聘他人。俺這里靠著這梁山較近,但是山上頭領都在俺家買酒吃。今日燒的鏇鍋兒熱著,看有甚么人來。(凈扮宋剛、丑扮魯智恩上)(宋剛云)柴又不貴,米又不貴。兩個油嘴,正是一對。某乃宋剛,這個兄弟叫做魯智恩。俺與這粱山泊較近,俺兩個則是假名托姓,我便認做宋江,兄弟便認做魯智深,來到這杏花莊老王林家,買一鐘酒吃。(見王林科,云)老王林,有酒么?(王林云)哥哥,有酒,有酒,家里請坐。(宋剛云)打五百長錢酒來。老王林,你認得我兩人么?(王林云)我老漢眼花,不認的哥哥們。(宋剛云)俺便是宋江,這個兄弟便是魯智深。俺那山上頭領,多有來你這里打攪。若有欺負你的,你上粱山來告我,我與你做主。(王林云)你山上頭領,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漢,并沒有這事。只是老漢不認的太仆,休怪,休怪。早知太仆來到,只合遠接。接待不及,勿令見罪。老漢在這里,多虧了頭領哥哥照顧老漢。(做遞酒科,云)太仆請滿飲此杯。(宋剛飲科)(王林云)再將酒來。(魯智恩飲酒科,云)哥哥好酒。(宋剛云)老王,你家里還有甚么人?(王林云)老漢家由并無甚么人.有個女孩兒,喚做滿堂嬌,年長一十八歲,未曾許聘他人。'老漢別無甚么孝順,著孩兒出來與太仆遞鐘酒兒,也表老漢一點心。(宋剛云)既是閨女,不要他出來罷。(魯智恩云)哥哥怕甚么?著他出來。(王林云)滿堂嬌孩兒,你出來。(旦兒扮滿堂嬌云)父親喚我做甚么?(王林云)孩兒,你不知道,如今有梁山上宋公明親身在此,你出來遞他一鐘兒酒。(旦兒云)父親,則怕不中么?(王林云)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