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遠逝了,
身體卻隨著秋季由北向南飛回的大雁歸來。
故鄉(xiāng)家里籬笆下栽種的菊花,
今日又開了幾朵呢?
注釋
江總,南朝陳人。陳亡,入長安,仕于隋,后辭官南歸,這首詩寫于南歸途中。
岑參,盛唐邊塞詩人。安史之亂中,長安淪陷,故有此詩。
鑒賞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在回揚州途中經(jīng)山東微縣微山亭所詠的這首重陽小詩,就在強烈的故鄉(xiāng)之念中,流露出亡國的隱痛。流云南逝,大雁南歸;后兩句言所想之境:故鄉(xiāng)籬菊,花事何如?但實景虛象,絕非隨意拈來,而是精心擇用。這樣,故土之眷盡在這眼前、遠處的景物之中;亡國之恨,則全蘊于景點構(gòu)成的圖畫里。
江總簡介
南北朝·江總的簡介
江總(519~594)著名南朝陳大臣、文學(xué)家。字總持,祖籍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出身高門,幼聰敏,有文才。年十八,為宣惠武陵王府法曹參軍,遷尚書殿中郎。所作詩篇深受梁武帝賞識,官至太常卿。張纘、王筠、劉之遴,乃一時高才學(xué)士,皆對江總雅相推重,與之為忘年友。侯景之亂后,避難會稽,流寓嶺南,至陳文帝天嘉四年(563)才被征召回建康,任中書侍郎。陳后主時,官至尚書令,故世稱“江令”。任上“總當(dāng)權(quán)宰,不持政務(wù),但日與后主游宴后庭”,“由是國政日頹,綱紀不立”(《陳書·江總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滅陳,江總入隋為上開府,后放回江南,去世于江都(今江蘇揚州)。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144篇)〕猜你喜歡
- 寒雨連天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a>
-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
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
出自 唐代 岑參: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
-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 八陣圖名成臥龍,六韜書功在飛熊。
-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jié)雨中愁。
出自 五代 李璟: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
-
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出自 宋代 周紫芝: 《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 宋代 柳永: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fēng)細細》
-
年年歲歲望中秋,歲歲年年霧雨愁。
出自 宋代 曾幾: 《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