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生活節奏非常之快,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出行時間,已經體驗有車生活,許多人都買了汽車。對于許多人購買人生第一輛車來說,往往都是非常激動,沒考慮到的地方也時有發生。在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發現這款車并不真的適合自己。所以就想著賣掉或者置換掉,然后從新買一輛新車。但是車也是一種商品,并且保值率這個問題也是非常有講究的。那么問題來了,汽車開多久賣掉最劃算?二手車販子:最好別超過這個時間段!超過這數,就等著多虧錢吧!
影響車輛保值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車輛的車況,車漆表面,有沒有出過事故等等,而一般人最看重的往往就是車輛使用年限和行駛的公里數了。這也是最直接影響車輛貶值的因素。打個比方,一輛車三年行駛30萬公里,與一輛車5年行駛5萬公里,很顯然后者更保值。對于我們廠家的私家車來說,在我們正常使用的情況之下,每一年的折舊率似乎都在10%左右。所以選擇合適的時間段去買車,可以讓我們盡可能地減少虧損。
其次我們要熟悉,任何一輛車都是有壽命的。國家明文規定車輛到達一定標準后,需要進行強制報廢。前幾年的規定是車輛使用滿15年后,就需要進行強制報廢。而如今改為了總行駛里程60萬公里后,就需要強制報廢。對于一些私家車車主來說,一輛車可以開20年甚至更長時間。但是隨著車輛的車齡增加,車輛年檢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新車上牌至6年,一直是屬于免檢,6年至15年的情況之下,每一年需要年檢一次,但是假如說超過15年車齡,那么每年需要連接兩次,所以說一輛車在什么時候賣是最劃算的?
根據一位退休的二手車販子講解,一輛車在使用1-3年之間,選擇賣車其實是最吃虧的行為。因此這個時間段的車輛,各個性能是最好的,車輛各個部分磨合到最佳的狀態,開起來更加得心應手;而如果一輛車開到5-6年,這個時候選擇賣車是比較劃算的。因為這個時候的車輛動力還依然澎湃,并且車況也保持的比較良好,保值率相比之下還是非常不錯的。
但是如果車輛超過了6年這個時間段,那么基本上車輛的保值率就沒多少了。確切的說,應該計算一下車的殘值究竟是多少了。所以綜合來看,一輛車開4-6年,公里數在12-20萬公里賣出是比較合適的。對于車輛保值率,什么時候買車最合適,你有什么更好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