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沙軼漠
![逾沙軼漠](/d/file/titlepic/chengyu9777.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穿越沙漠。謂經歷險遠的路途。
出處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棧山航海,逾沙軼漠之貢,府無虛月。”
例子于是自昔辨發卉裳,羈縻之所未至;逾沙軼漠,言語之所未通。咸奉玉帛而介九賓,襲衣冠而獻萬壽。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三
基礎信息
拼音yú shā yì mò
注音ㄩˊ ㄕㄚ 一ˋ ㄇㄛˋ
繁體逾沙軼漠
感情逾沙軼漠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棧山航海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顛沛流離(意思解釋)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意思解釋)
- 鑿壁借光(意思解釋)
- 明知故問(意思解釋)
- 楊柳依依(意思解釋)
- 肝膽欲碎(意思解釋)
- 餓虎吞羊(意思解釋)
- 唯物主義(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風俗人情(意思解釋)
- 信以為真(意思解釋)
- 光前啟后(意思解釋)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釋)
- 斷香零玉(意思解釋)
- 心曠神怡(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釋)
- 事與愿違(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共為唇齒(意思解釋)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釋)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釋)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釋)
- 愛毛反裘(意思解釋)
- 雞口牛后(意思解釋)
- 足不出門(意思解釋)
※ 逾沙軼漠的意思解釋、逾沙軼漠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服牛乘馬 | 役使牛馬駕車。 |
倒果為因 | 把結果當成原因,顛倒了因果關系。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風馳電掣 | 弛:快跑;掣:閃過。像風奔馳;像電閃過。形容非常迅速;急閃而過。也作“風馳電赴”。 |
裾馬襟牛 | 像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沒有頭腦和無知。亦作“襟裾馬牛”。 |
有約在先 | 已經約定好了。指事情的處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四書五經 | 四書:亦稱四子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書》、《禮》、《易》、《春秋》。指儒家經典。 |
無時無刻 | 時、刻:時間;時候。沒有一時一刻。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樣子)。 |
躡手躡腳 | 躡:放輕腳步。形容動作很輕;有時指走路時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隨。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多情善感 | 感情豐富,容易傷感。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隳肝瀝膽 | 隳:毀壞;瀝:液體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誠無比。 |
倦鳥知還 | 疲倦的鳥知道飛回自己的巢。比喻辭官后歸隱田園;也比喻從旅居之地返回故鄉。 |
雨散風流 | 比喻離散。 |
黃耳傳書 |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犬為主人往返傳書。后比喻傳遞家信。 |
斗水活鱗 | 語本《莊子·外物》:“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邪?’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鱗”比喻得到微薄的資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風虎云龍 | 虎嘯生風,龍起生云。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圣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 |
風聲鶴唳 | 唳:鶴鳴聲。風吹的響聲和仙鶴的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擾。 |
地大物博 | 地域遼闊;物產豐富。 |
形影相隨 | 像人或物體與其影子那樣總是在一起。形容關系密切;永不分離。 |
不在話下 | 原多用于舊小說中;表示故事暫告一段落;轉入別的情節。現多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情當然是這樣;用不著說。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如火如荼 | 荼:音圖。像火一樣紅;像茅草花一樣白。比喻氣勢浩大而熱烈。 |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 原本指無力與敵人對抗;最好是避開。后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