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漠不關心 | 漠:冷淡;冷漠。對人對事感情冷漠;淡然處之;不放在心上。 | 明 朱之瑜《與岡騎昌純書二首》:“至于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為悅。” |
漠不相關 | 形容彼此毫無關聯。 | 清·嚴復《有如三保》:“而洙泗之間,弦歌自若,一若漠不相關也者。” |
漠然置之 | 漠然:冷淡的樣子;置:放;擱置。毫不關心地把事情擱到一邊;形容對人或事態度冷淡;不關心;不理不睬。 | 宋 高斯得《恥堂存稿 直前奏事》:“今被災之地既廣,舊由比固當悉援,然亦安可漠然視之,然徒責之諸司州郡乎?” |
逾沙軼漠 | 穿越沙漠。謂經歷險遠的路途。 | 南朝·宋·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棧山航海,逾沙軼漠之貢,府無虛月。” |
漠漠無聞 | 聞:出名。指無聲無息,無人知曉。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55回:“漠漠無聞至于百姓忘其姓名還是好的,還有提其名諱而訕罵及之者。” |
龍荒朔漠 |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這些地方的少數民族國家。 | 《宋書·武帝紀》:“遂乃三浮偽主,開滌五都,雕顏卉服之鄉,龍荒朔漠之長,莫不回首朝陽,沐浴玄澤。” |
冥漠之鄉 | 見“冥漠之都”。 | 明·歸有光《祭妻祖父母文》:“方其數盡,何有于老,同返于冥漠之鄉。” |
冥漠之都 | 亦稱“冥漠之鄉”。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 | 前蜀·杜光庭《馬尚書南斗醮詞》:“洗心依冥漠之都,潛希懺罪;稽首仰鴻蒙之境,冀滌前非。” |
漠不關情 | 漠:冷淡。對人對事態度冷淡,毫不關心。 | 清·林則徐《請定鄉試……諸弊折》:“回思未第之先,與多士何異?乃于落卷漠不關情,設身處地,于心何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