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豕渡河
![三豕渡河](/d/file/titlepic/chengyu39044.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比喻文字傳寫或刊印訛誤。
出處漢·蔡邕《月令問答》:“書有轉誤,三豕渡河之類也。”
例子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晉之史記,三豕渡河,文變之謬也。”
基礎信息
拼音sān shǐ dù hé
注音ㄙㄢ ㄕˇ ㄉㄨˋ ㄏㄜˊ
感情三豕渡河是貶義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文字刊印訛誤。
近義詞三豕涉河
英語printer's error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節用裕民(意思解釋)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釋)
- 滿腹經綸(意思解釋)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釋)
- 時易世變(意思解釋)
- 極重不反(意思解釋)
- 反老還童(意思解釋)
- 直搗黃龍(意思解釋)
- 前腳后腳(意思解釋)
- 團團轉(意思解釋)
- 塵外孤標(意思解釋)
- 融會貫通(意思解釋)
- 戰天斗地(意思解釋)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流里流氣(意思解釋)
- 一鼓作氣(意思解釋)
- 唇槍舌劍(意思解釋)
- 卑鄙齷齪(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顧景慚形(意思解釋)
- 無影無蹤(意思解釋)
- 豐功偉績(意思解釋)
- 戰不旋踵(意思解釋)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改惡向善(意思解釋)
- 蕩然無余(意思解釋)
※ 三豕渡河的意思解釋、三豕渡河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寸進尺退 | 前進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償失。 |
月明千里 | 月光普照大地。后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
見風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點跡象,就輕率地信以為真 |
金屋藏嬌 | 金屋:富麗華貴的房屋;嬌:阿嬌;指漢武帝劉徹的姑母長公主劉嫖的女兒。原指漢武帝劉徹要用金屋接納阿嬌作婦。后指特別寵愛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納妾。 |
痛定思痛 | 悲痛的心情平靜下來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讓人震撼;也讓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靜。 |
形神不全 |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暢,物體不平滑很粗糙。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語短情長 | 語言簡短,情意深長。 |
命與仇謀 | 仇:仇敵。命運使自己經常與仇人打交道。形容命運不好,常遇挫折。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定國安邦 | 邦:國家。治理和保衛國家,使國家安定穩固。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一條龍 | 比喻事物首尾相連,排成一條連續不斷的線。也比喻生產程序或工作環節上的相關聯的連續。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白草黃云 | 形容邊塞荒漠凄涼的景象。 |
善善惡惡 | 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別善惡,愛憎分明。 |
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超然絕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謂遠過于尋常之輩。漢·班固《為第五倫薦謝夷吾疏》:“方之古賢,實有倫序,采之于今,超然絕俗,誠社稷之蓍龜,大漢之棟甍。”宋·陸游《與姜特立書》:“《繭庵記》及《初營》、《落成》二詩,大老手筆,超然絕俗。” |
雷大雨小 | 比喻說得多,做得少,聲勢很大,實效很小。 |
奮起直追 | 奮:鳥類展翅起飛。形容在已經落后的情況下;振作起來;一股勁地趕上去。 |
洗耳恭聽 | 洗耳:擦洗耳朵;比喻很重視聽對方說話;恭:恭敬地。洗干凈耳朵恭恭敬敬聽別人講話。請人講話時的客氣話。指專心地聽。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勵;里:最里層。形容作學問切實。也形容分析透徹,切中要害。 |
流風馀俗 | 遺留的風氣、習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