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心鸝舌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鸮鳥的心,黃鸝的鳴聲。比喻居心狠毒,但說話動聽。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2回:“這紹聞當不住鸮心鸝舌的話。”
基礎信息
拼音rén xīn lí shé
注音ㄖㄣˊ ㄒ一ㄣ ㄌ一ˊ ㄕㄜˊ
繁體鸮心鸝舌
感情鸮心鸝舌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禍亂滔天(意思解釋)
- 屈指可數(意思解釋)
- 攀龍附鳳(意思解釋)
- 疚心疾首(意思解釋)
- 經文緯武(意思解釋)
- 個人主義(意思解釋)
- 知無不言,言無不聽(意思解釋)
-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意思解釋)
- 順口溜(意思解釋)
- 荒淫無恥(意思解釋)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釋)
- 爭先恐后(意思解釋)
- 繁文縟節(意思解釋)
- 慌里慌張(意思解釋)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釋)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釋)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釋)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釋)
- 走南闖北(意思解釋)
- 經緯天地(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小(意思解釋)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釋)
- 鬼頭鬼腦(意思解釋)
- 妻兒老少(意思解釋)
- 專心一志(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釋)
- 敗德辱行(意思解釋)
※ 鸮心鸝舌的意思解釋、鸮心鸝舌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焦頭爛額 | 頭部和額部被燒焦、灼爛。比喻受到嚴重打擊而慘敗。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非常狼狽窘迫。 |
風流人物 | 風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對一個時代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舊指好色或輕浮放蕩的人。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彬彬有禮 | 彬彬:原為文采與質樸兼備貌。形容文雅而有禮貌。 |
門當戶對 | 門、戶:代指整個家庭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和家庭成員的文化程度等;當:相稱;對:合適;對等。舊指男女雙方家族的社會政治地位和經濟狀況不相上下;適宜通婚結親。現泛指人與人的身份相等;物與物的對稱適合等。 |
壞法亂紀 | 破壞法制和紀律。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以身試法 | 身:親身;指生命;試:嘗試;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嘗試法律。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離家去當和尚、尼姑。不是從小而是年歲大點才去當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學著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經緯天下 | 經,緯:治理。指治理國家。 |
反老還童 | 反:回。由衰老恢復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滿了活力。 |
困而不學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卻不肯學習。 |
民不畏死 | 畏:懼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氣慨。 |
公才公望 | 才:才識;望:名望。才識名望可稱公輔的地位。 |
赴湯蹈火 | 赴:去;走向;湯:開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
心曠神怡 | 心境開闊;精神愉快。曠:空闊;怡:愉快。 |
雷霆萬鈞 | 雷霆:暴雷;霹靂;鈞:古代的重量單位;一鈞合15公斤。形容威力極大;不可阻擋。 |
比眾不同 | 與大家相比,大不一樣。 |
馬牛其風 | 謂馬、牛奔逸。《書·費誓》:“馬牛其風,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穎達疏:“僖四年《左傳》云:‘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遠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加諸膝:放在膝蓋上;墜諸淵:推進深淵。指不講原則,感情用事,對別人的愛憎態度,全憑自己的好惡來決定。 |
升官發財 | 謂提升了官職,同時就能獲得更多的物質財富。 |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帶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輕寒”、“料峭春寒”。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現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鷸蚌相爭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省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