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簋不修
![簠簋不修](/d/file/titlepic/chengyu42942.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簠、簋:古代食器、祭器。借指貪污。
出處唐·顏真卿《贈司空上柱國隴西郡開國公李公神道碑》:“公下車,召人吏告之曰:‘官吏有簠簋不修者……未至前一無所問,而今而后,義不相容。”
基礎信息
拼音fǔ guǐ bù xiū
注音ㄈㄨˇ ㄍㄨㄟˇ ㄅㄨˋ ㄒ一ㄡ
繁體簠簋不脩
感情簠簋不修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舊時彈劾貪吏常用此語。
近義詞簠簋不飭、簠簋不飾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聲東擊西(意思解釋)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釋)
- 改過遷善(意思解釋)
-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意思解釋)
- 反求諸己(意思解釋)
- 羅掘一空(意思解釋)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刑期無刑(意思解釋)
- 人心歸向(意思解釋)
- 兵無常勢(意思解釋)
- 連編累牘(意思解釋)
- 大樹將軍(意思解釋)
- 貧賤不能移(意思解釋)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釋)
- 花拳繡腿(意思解釋)
- 閉關自守(意思解釋)
- 驚鴻艷影(意思解釋)
- 拔苗助長(意思解釋)
- 繪聲繪影(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風急浪高(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古往今來(意思解釋)
- 知往鑒今(意思解釋)
- 笑貌聲音(意思解釋)
- 輕重緩急(意思解釋)
- 樂以忘憂(意思解釋)
※ 簠簋不修的意思解釋、簠簋不修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老實巴交 | 形容人規規矩矩,謹慎膽小的樣子。 |
強中自有強中手 | 比喻技藝無止境,不能自滿自大。同“強中更有強中手”。 |
明若觀火 | 象看火那樣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著手回春 | 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也比喻醫術高明。 |
顧后瞻前 | 同“瞻前顧后”。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黃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霧遮蔽日月或風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動蕩不定 | 蕩:搖動。動蕩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
饑腸轆轆 | 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象聲詞;車輪滾動的聲音。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 指幸運事不會連續到來,禍事卻會接踵而至。 |
玉卮無當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當:底。玉杯沒有底。后比喻事物華麗而不合實用。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雄心壯志 | 偉大的理想;宏偉的志愿。 |
巧上加巧 | 指一時湊巧或指人更加靈巧。 |
安眉帶眼 | 長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樣是一個人。 |
囚首垢面 | 象監獄里的犯人,好久沒有理發和洗臉。形容不注意清潔、修飾。 |
繪聲繪影 | 形容敘述或描寫生動逼真。 |
有血有肉 | 有生命;有活力;形容文藝作品形象生動;內容充實。 |
三十三天 | 佛教稱欲界第六天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手不釋書 | 猶手不釋卷。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 | 征:征戰;蕩:掃蕩。形容轉戰南北,奮勇殺敵。 |
踵武前賢 | 踵:腳跟。武:足跡。跟隨著前人的腳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斷章截句 | 不顧上下文義,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彎曲原意。斷、截:割裂。 |
心小志大 | 辦事小心,抱負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