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謨訓誥
![典謨訓誥](/d/file/titlepic/chengyu13755.png)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①《尚書》中《堯典》、《大禹謨》、《湯誥》、《伊訓》等篇的并稱。②泛指經典之文。
出處《書序》:“典謨訓誥誓命之文,凡百篇。”
例子堯、舜、湯之道在典謨訓誥之間。唐·康駢《劇談錄·宣宗夜召翰林學士》
基礎信息
拼音diǎn mó xùn gào
注音ㄉ一ㄢˇ ㄇㄛˊ ㄒㄨㄣˋ ㄍㄠˋ
繁體典謨訓誥
感情典謨訓誥是中性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經典。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聞聲相思(意思解釋)
- 炒魷魚(意思解釋)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釋)
- 旦夕之間(意思解釋)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意思解釋)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釋)
- 遁世離俗(意思解釋)
- 不分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仰屋著書(意思解釋)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釋)
- 漫不經心(意思解釋)
- 異途同歸(意思解釋)
- 吳下阿蒙(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陽春白雪(意思解釋)
- 將伯之呼(意思解釋)
- 黃耳傳書(意思解釋)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釋)
- 遺世絕俗(意思解釋)
- 短壽促命(意思解釋)
- 膽大心小(意思解釋)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釋)
- 圓鑿方枘(意思解釋)
- 寥寥無幾(意思解釋)
- 茍合取容(意思解釋)
- 無聲無息(意思解釋)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釋)
- 流風馀俗(意思解釋)
※ 典謨訓誥的意思解釋、典謨訓誥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國中之國 | 指一個國家內不受中央政權統轄的政權或地方。 |
革風易俗 | 改變風氣和習俗。 |
懸而未決 | 一直拖在那里,沒有得到解決。 |
同病相憐 | 比喻因有同樣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憐:憐惜。 |
自我批評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點等。 |
雪兆豐年 | 謂冬天大雪是來年豐收的預兆。 |
進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節。指重視根本、主要的東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倫不類。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有去無回 | 只有出去的,沒有回來的。 |
壽元無量 | 壽元:壽命;無量:沒有限度。祝人長壽的頌辭。 |
快心滿志 | 見“快心遂意”。 |
萬無一失 | 指絕對不會出差錯。萬:形容很多;失:差錯。 |
成竹在胸 | 成竹:現成完整的竹子。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義。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這里指官服。脫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辭官還鄉。 |
一場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大張旗鼓 | 大規模地搖旗擂鼓(張:展開;鋪排;旗鼓:古代作戰時傳達軍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規模和聲勢大;現泛指做事規模和聲勢很大。 |
飽食暖衣 | 吃的飽;穿的暖;生活富足;無憂無慮。 |
氣吞牛斗 | 牛:牽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各行各業 | 泛指所有的人所從事的各種行業。 |
共為唇齒 | 比喻互相輔助。 |
古往今來 | 從古代到現在。泛指很長一段時間。 |
閑情逸致 | 逸:安閑;致:興致。指毫無事物所累;輕松超逸的情趣。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
如癡如醉 | 形容神態失常,失去自制。 |
散帶衡門 | 指退官閑居或過隱居生活。 |
似是而非 | 是:對;正確;非:不對;錯誤。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表面上相似;實際上不一樣。 |
橫七豎八 | 有的橫著;有的豎著。形容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如出一轍 | 轍:車轍;車輪壓出的痕跡。象出自同一個車轍。比喻兩件事情非常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