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d/file/zi/zidian8062.png)
樹
部首木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SFKF 統(tǒng)一碼6A39
筆順一丨ノ丶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丶
名稱橫、豎、撇、點(diǎn)、橫、豎、橫、豎、橫折、橫、點(diǎn)、撇、提、橫、豎鉤、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樹(樹)
⒈ ?木本植物的總稱。如:“植物園種了各種各樣的樹。”
⒉ ?門屏。《禮記?郊特牲》:“臺(tái)門而旅樹。”鄭玄?注:“屏謂之樹。樹所以蔽行道。”
⒊ ?種植﹑栽培。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呂氏春秋?士容論?任地》:“日至,苦菜死而資生,而樹麻與菽。”
⒋ ?建立。《書經(jīng)?泰誓下》:“樹德務(wù)滋,除惡務(wù)本。”唐?李白《與賈少公書》:“白不樹矯抗之跡,恥振元邈之風(fēng)。”
異體字
- 侸
- 尌
- 樹
English
tree; plant; set up, establish
※ 樹的意思、基本解釋,樹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樹【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殊遇切,
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yù)之。《禮·祭義》樹木以時(shí)伐焉。《淮南子·原道訓(xùn)》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
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
又《揚(yáng)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
又獸名。《儀禮·鄉(xiāng)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
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wèi)樹氏。
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古之葬者,不封不樹。《詩·小雅》荏染柔木,君子樹之。往來行人,心焉數(shù)之。
又立也。《書·說命》樹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師長。《泰誓》樹德務(wù)滋,除惡務(wù)本。《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fēng)聲。
又諸侯之適子,天子命爲(wèi)之嗣者,曰樹子。《穀梁傳·僖九年》無易樹子。俗作,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樹【卷六】【木部】
生植之緫名。從木尌聲。,籒文。常句切〖注〗
、
,古文。
說文解字注
(樹)木生植之緫名也。植、立也。假借爲(wèi)尌豎字。從木。尌聲。形聲包會(huì)意。常句切。四部。
()籒文。籒文從豆不從豈者。豆柄直。亦有直立之義。豆與壴同在四部。爲(wèi)龤聲。寸則謂手植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