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緦](/d/file/zi/zidian7937.png)
緦
部首纟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LNY 五行金 統(tǒng)一碼7F0C
筆順フフ一丨フ一丨一丶フ丶丶
名稱撇折、撇折、提、豎、橫折、橫、豎、橫、點(diǎn)、斜鉤、點(diǎn)、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緦(緦)
⒈ ?細(xì)的麻布:緦麻服(古代一種喪服,死者遠(yuǎn)親穿用)。
異體字
- 緦
造字法
形聲:從纟、思聲
English
coarse cotton cloth used for mourning
※ 緦的意思、基本解釋,緦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緦【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9畫
〔古文〕《廣韻》息茲切《集韻》《韻會(huì)》新茲切,
音思。《正韻》相咨切,音私。《說文》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釋名》緦,絲也。績(jī)麻緦如絲也。《玉篇》三月服也。《儀禮·喪服》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註》謂之緦者,治其縷細(xì)如絲也。《禮·大傳》四世而緦,服之窮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緦【卷十三】【糸部】
十五升布也。一曰兩麻一絲布也。從糸思聲。,古文緦從糸省。息茲切〖注〗
、
,古文。
說文解字注
(緦)十五升抽其半布也。各本無抽其半三字。當(dāng)由不通人刪之。今補(bǔ)。緦者、布名。猶大功、小功皆布名也。經(jīng)云緦麻三月者。注云。緦麻、緦布衰裳而麻絰帶也。今本注內(nèi)刪下緦字、則不可通矣。傳曰。緦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縷。無事其布曰緦。凡布幅廣二尺二寸。禮經(jīng)布八十縷爲(wèi)升。卽許之布八十縷爲(wèi)稯也。斬衰三升、三升有半。齊衰四升。繐衰小功之縷四升有半。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緦布朝服之縷七升有半。升數(shù)各不同。而皆合二尺二寸之度以成布。十五升去半者、十五升朝服之升數(shù)也。去其半則爲(wèi)七升有半。朝服用十五升、其布密。緦用其半、其布疏。謂之緦者、鄭曰治其縷細(xì)如絲也。傳所謂有事其縷也。繐衰用小功之縷。而升數(shù)不及半。緦用朝服之縷。而升數(shù)衹取半。皆聖人因宜適變之精意。一曰?麻一絲布也。此說非也。鄭注喪服曰。或曰有絲。朝服用布。何衰用絲乎。從糸。思聲。息茲切。一部。
()古文緦。從恖省。思各本作糸。誤。今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