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嗣
⒈ ?接續,繼承:嗣后(以后)。嗣歲(來年)。嗣響(繼承前人之業,如回聲之相應)。嗣徽(繼承先人的美德、聲譽)。
⒉ ?子孫:后嗣。嗣子。
異體字
- 司
- 孠
漢英互譯
heir、succeed
造字法
形聲:從冊、從口、司聲
English
to connect, inherit; descendants, heirs
※ 嗣的意思、基本解釋,嗣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嗣【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古文〕臺孠《唐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飼。《說文》諸侯嗣國也。從冊從口司聲。《註》徐鍇曰:冊必於廟史,讀其,故從口。《玉篇》嗣,續也,繼也。《書·舜典》舜讓于德,弗嗣。《大禹謨》罰弗及嗣。
又《詩·鄭風》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傳》嗣,習也。《疏》學習音樂。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衞嗣君後。
又葉音祚。《前漢·敘傳》孝武六子,昭齊無嗣,燕刺謀逆,廣陵祝詛。《註》師古曰,嗣合韻音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嗣【卷二】【部】
諸侯嗣國也。從從口,司聲。孠,古文嗣從子。祥吏切〖注〗徐鍇曰:“必於廟。史讀其,故從口。”
說文解字注
(嗣)諸侯嗣國也。引伸爲凡繼嗣之偁。從口。小徐曰。必於廟。史讀其。故從口。按當是從囗、音圍。囗者、國象也。故曰諸侯嗣國。司聲。祥吏切。一部。
(孠)古文嗣。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