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嗚(嗚)
⒈ ?〔嗚呼〕a.文言嘆詞;b.舊時祭文常用以表示嘆息,后借指死亡,如“一命嗚嗚”。均亦作“烏呼”、“於呼”、“於戲”。
⒉ ?象聲詞:汽笛嗚嗚地響。她嗚嗚地哭。
異體字
- 嗚
漢英互譯
hoot、toot
造字法
形聲:從口、烏聲
English
sound of crying, sobbing
※ 嗚的意思、基本解釋,嗚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嗚【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污。《玉篇》鳴呼,歎辭也。《書·五子之歌》鳴呼曷歸。《集韻》亦作歍。
又與烏通。《史記·李斯傳》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亦作烏烏。
又《集韻》烏故切,音惡。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鳴流涕。《釋文》鳴,一故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