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矹](/d/file/zi/zidian5730.png)
矹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矹
⒈ ?〔矹矹〕古同“兀兀”,勤勉,勤奮,如“常山之蛇中首尾,幕中矹矹何物客。”
⒉ ?〔硉矹〕見“硉”。
統一碼
矹字UNICODE編碼U+77F9,10進制: 30713,UTF-32: 000077F9,UTF-8: E7 9F B9。
矹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矹的意思、基本解釋,矹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矹【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3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兀。硉矹,石崖不穩貌。《郭璞·江賦》巨石硉矹以前卻。《註》硉矹,沙石隨水貌。
又與兀通。《杜甫詩》骨骼硉兀如堵牆。《柳宗元集》乘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