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炷【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之戍切《集韻》《韻會(huì)》朱戍切,音注。《玉篇》燈炷也。《正韻》火炷燼所著者。《讀曲歌》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又《廣韻》之庾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腫庾切,音主。義同。《集韻》本作主。◎按說文主字註云:鐙中火主也。徐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然炷與主分相沿已久。今皆從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主【卷五】【丶部】
鐙中火主也。從〔凵下土〕,象形。從丶,丶亦聲。之庾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炷,非是。〖注〗 ,象鐙形。
說文解字注
(主)鐙中火主也。釋器。瓦豆謂之登。郭曰。卽膏鐙也。膏鐙、說文金部之鐙錠二字也。其形如豆。今之鐙盞是也。上爲(wèi)盌盛膏而?火是爲(wèi)主。其形甚微而明照一室。引伸假借爲(wèi)臣主、賔主之主。?象形。謂象鐙形。從丶。謂火主。丶亦聲。之庾切。古音在四部。按?主古今字。主炷亦古今字。凡主人、主意字本當(dāng)作?。今假主爲(wèi)?而?廢矣。假主爲(wèi)?、則不得不別造鐙炷字。正如假左爲(wèi)、不得不別造佐爲(wèi)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