綖
部首糹部 總筆畫12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THP 統(tǒng)一碼7D96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ノ丨一フフ丶
名稱撇折、撇折、點、點、點、點、撇、豎、橫、豎折/豎彎、橫折折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綖
⒈ ?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
⒉ ?古通“延”,延緩;松懈:“百官慎職而莫敢愉(偷)綖。”
其他字義
綖
⒈ ?古同“線”。
異體字
- 延
- 綫
- 線
English
the hanging flap in the front of a hat
※ 綖的意思、基本解釋,綖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綖【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以然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然切,音延。《玉篇》冕前後垂覆也。《左傳·桓二年》衡紞紘綖。《註》綖,冠上覆。《疏》冕以木爲(wèi)幹,以布衣其上謂綖。
又通作延。《禮·玉藻》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後邃延。《註》延,冕上覆也。《釋文》《字林》作綖。
又《集韻》《韻會》以淺切,音演。義同。
又《集韻》延面切,音衍。義同。
又《集韻》私箭切,音線。綫或從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延【卷二】【?部】
長行也。從?丿聲。以然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延)長行也。本義訓(xùn)長行。引伸則專訓(xùn)長。方言曰。延長也。凡施於年者謂之延。又曰。延徧也。從?。廠聲。廠部曰。象抴引之形。余制切。虒延?皆以爲(wèi)聲。今篆體各異。非也。廠延虒?古音在十六部。故大雅施於條枚。呂氏春秋、韓詩外傳、新序皆作延于條枚。延音讀如移也。今音以然切。則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