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異
⒈ ?不同的:異乎。異說。異常。異己(與自己意見不同或利害相沖突的人)。異端(舊時指不符合正統(tǒng)思想的主張或教義,如“異異邪說”)。異化。異性。異樣。大同小異。異曲同工。
⒉ ?分開:離異。異居。
⒊ ?另外的,別的:異日。異地。異國。異鄉(xiāng)。異類。
⒋ ?特別的:奇異。異聞。異彩。奇才異能(特殊的才能)。
⒌ ?奇怪:驚異。詫異。怪異。
異體字
- 異
漢英互譯
different、other、separate、strange、surprise
相關(guān)字詞
同
造字法
會意:從巳、從艸
English
different, unusual, strange
※ 異的意思、基本解釋,異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異【寅集下】【廾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3畫
《廣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之切,音怡。《廣韻》已也。《書·堯典》異哉,試可乃已。《傳》異,已也,退也。言餘人盡巳,惟鯀可試,無成乃退。《正義》異聲近巳,巳訓(xùn)止,是停住之意,故爲(wèi)退也。
又《集韻》發(fā)歎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怡去聲。《說文》舉也。
又《廣韻》退也。
又與異通。《列子·楊朱篇》何以異哉。(異)〔古文〕《唐韻》《集韻》《韻會》羊吏切《正韻》以智切,移去聲。《說文》分也,從廾從。予也。《博雅》異分也。《史記·商君傳》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
又不同也。《書·旅獒》王乃昭德之,致于異姓之邦。《禮·儒行》同弗與異弗非也。《疏》謂彼人與己之疏異,所爲(wèi)是善,則不非毀之也。又怪也。《釋名》異者,異於常也。《左傳·昭二十六年》據(jù)有異焉。《註》異猶怪也。《史記·屈賈傳》化爲(wèi)異物兮,又何足患。
又奇也。《周禮·地官·質(zhì)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珍異。《註》珍異,四時食物。《史記·仲尼弟子傳》受業(yè)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異能之士也。
又違也。
又姓。唐異牟尋歸唐,冊封南詔王,今白水蠻有此姓。
又異,翹草名。《爾雅·釋草》連異翹。
又無名異藥名,主治金創(chuàng)折傷。
又《韻補》葉延知切,音怡。《詩·邶風(fēng)》洵美且異。葉下貽。
又葉弋質(zhì)切,音逸。《詩·小雅》亦祇以異。《朱註》逸織反。《無名氏樂德歌》所見奇異,葉甘美酒食。(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異【卷三】【部】
(異)分也。從廾從畀。畀,予也。凡異之屬皆從異。羊吏切〖注〗徐鍇曰:“將欲與物,先分異之也。《禮》曰:‘賜君子小人不同日。’”
說文解字注
(異)舉也。從廾。?聲。羊吏切。一部。按篆從?。隷作異不合。疑篆隷皆從己而誤也。虞書曰。虞書當(dāng)作唐書。嶽曰異哉。堯典文。釋文曰。鄭音異。於其音求其義。謂四嶽聞堯言驚愕而曰異哉也。謂異爲(wèi)異之假借也。
- 異的詞語 組詞
- 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