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詣](/d/file/zi/zidian3070.png)
詣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詣(詣)
⒈ ?到,特指到尊長那里去:詣闕。詣前請教。
⒉ ?[造詣]學業或技藝所達到的程度:苦心孤詣(指刻苦鉆研,達到別人不及的境地)。
異體字
- 詣
漢英互譯
attainments、call on
造字法
形聲:從讠、旨聲
English
reach; achievement, accomplishment
※ 詣的意思、基本解釋,詣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詣【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五計切《集韻》《韻會》硏計切,音羿。《說文》
至也。《徐曰》徑
而詣之也。《小爾雅》進也。《玉篇》往也,到也。《增韻》造也。《左傳·莊十七年註》鄭詹詣齊見執。《史記·秦本紀》代王乗傳詣長安。《王褒·洞簫賦》躊躇稽詣。《註》倉頡篇云:詣,至也。言聲稽留,如有所詣也。
又《正字通》學業深入曰造詣。
又蟲名。《揚子·方言》蛄詣謂之杜蛒。
又與栺通。漢有枍栺宮,以木而名。《三輔黃圖》作枍詣宮。《註》枍詣,木名。言宮中美木茂盛也。
又與倪通。《春秋·昭二十九年》叔詣卒。《公羊》《穀梁傳》作叔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詣【卷三】【言部】
至也。從言旨聲。五計切
說文解字注
(詣)至也。
至者、節
所至也。致下云。送詣也。凡謹畏精微深造以道而至曰詣。關中記。建章宮有馺娑、駘盪、枍詣、承光四殿。西京、西都賦皆作枍詣。俗作栺誤。從言。旨聲。五計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