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碑
⒈ ?刻上文字紀念事業、功勛或作為標記的石頭:石碑。豐碑。墓碑。口碑。碑文。碑碣。碑刻(刻在碑上的文字或圖畫)。碑拓(
)。碑帖。碑林。里程碑(a.設于道路旁邊用以記載里數的標志;b.喻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可以作為象征或標志的大事)。有口皆碑。異體字
漢英互譯
stele
造字法
形聲:從石、卑聲
English
stone tablet; gravestone
※ 碑的意思、基本解釋,碑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碑【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音陂。《說文》豎石也。《禮·祭義》君牽牲,旣入廟門,麗於碑。《疏》君牽牲,入廟門,繫著中庭碑也。用之曰:公食大夫禮,庶羞於碑內,庭實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
又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又《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又《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又《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又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又《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碑【卷九】【石部】
豎石也。從石卑聲。府眉切
說文解字注
(碑)豎石也。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檀弓。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注曰。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後四角豎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盧也。諸矦四繂二碑。大夫二繂二碑。士二繂無碑。按此檀弓注卽聘禮注所謂窆用木也。非石而亦曰碑、假借之偁也。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後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始皇本紀。上鄒嶧山立石。上泰山立石。下皆云刻所立石。其書法之詳也。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豎石者、碑之本義。宮廟識日影者是。從石。卑聲。府眉切。當依廣韻彼爲切。十六部。
- 碑的詞語 組詞
- 碑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