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d/file/zi/zidian24484.png)
藏
部首艸部 總筆畫17畫 結構上下
五行木 統一碼85CF
筆順一丨丨一ノフ一ノ一丨フ一丨フフノ丶
名稱橫、豎、豎、橫、撇、豎折/豎彎、橫、撇、橫、豎、橫折、橫、豎、豎折/豎彎、斜鉤、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藏
⒈ ?隱避起來: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隱藏。蘊藏。藏污納垢。
⒉ ?收存起來:收藏。藏品。藏書。儲藏。
其他字義
藏
⒈ ?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寶藏。
⒉ ?道教、佛教經典的總稱:道藏。大藏經。三藏(佛教經典“經”、“律”、“論”三部分)。
⒊ ?中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區和青海、四川等省:藏族。
⒋ ?中國西藏自治區的簡稱。
⒌ ?古同“臟”。
異體字
- 臟
- 蔵
- 臧
- 匨
- ?
漢英互譯
conceal、hide、store
相關字詞
躲、匿、露
造字法
形聲:從艸、臧聲
English
hide, conceal; hoard, store up
※ 藏的意思、基本解釋,藏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藏【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又茲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藏【卷一】【艸部】
匿也。昨郎切〖注〗臣鉉等案:《漢書》通用臧字。從艸,後人所加。
說文解字注
(臧)善也。釋詁、毛傳同。按子郞才郞二反。本無二字。凡物善者必隱於內也。以從艸之藏爲臧匿字始於漢末。改易經典。不可從也。又贓私字。古亦用臧。從臣。戕聲。則郞切。十部。
()籒文。按宋本及集韻、類篇皆從二。今本下從土非。
- 藏的詞語 組詞
- 藏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