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揲](/d/file/zi/zidian21913.png)
揲
部首扌部 總筆畫12畫 結構左右
五筆RANS 五行火 統一碼63F2
筆順一丨一一丨丨一フ一丨ノ丶
名稱橫、豎鉤、提、橫、豎、豎、橫、豎折/豎彎、橫、豎、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揲
⒈ ?古代數蓍草以占卜吉兇。
⒉ ?積累。
⒊ ?取。
其他字義
揲
⒈ ?摺疊:“閑揲舞衣歸未得,夜來砧杵六宮秋。”
其他字義
揲
⒈ ?箕舌(指接在簸箕底部向前延伸的板)。
⒉ ?將物體捶薄。
異體字
- 抴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to sort out the stalks used in divination; to fold
※ 揲的意思、基本解釋,揲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揲【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閱持也。《史記·扁鵲傳》揲荒爪幕。《註》荒,膏肓也。
又《廣韻》揲,蓍也。《易·繫辭》揲之以四,以象四時。
又《集韻》式列切,音設。義同。
又《唐韻》與涉切《集韻》《韻會》弋涉切,音葉。義與《說文》同。
又度揲也。
又《唐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義亦與《說文》同。
又摺揲也。
又《集韻》私列切,音薛。持數也。
又悉協切,音燮。
又羊列切,音曳。
又吉列切,音孑。
又直甲切,音霅。義同。《集韻》或作抴。
又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揲【卷十二】【手部】
閱持也。從手枼聲。今折切
說文解字注
(揲)閱持也。閱者、具數也。更迭數之也。匹下曰。四丈也。從八匚。八揲一匹。按八揲一匹、則五五數之也。五五者、由一五二五數之至於八五、則四丈矣。辭傳曰。揲之以四。以象四時。謂四四數之也。四四者、由一四二四數之至若干四、則得其餘矣。凡傳云三三、兩兩、十十、五五者皆放此。閱持者旣得其數而持之。故其字從手。從手。枼聲。食折切。十五部。按枼聲或在八部。或在十五部。由古此二部相合。同一世聲、而彼此皆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