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珥
⒈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環(huán)。
⒉ ?劍柄上端像兩耳的突出部分。
⒊ ?插戴:珥筆(古代史官、諫官入朝插筆于冠側(cè),以便隨時記錄、寫作)。珥貂。
⒋ ?日、月兩旁的光暈:日珥。月珥。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王、耳聲
English
ear ornament; stick, insert
※ 珥的意思、基本解釋,珥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珥【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集韻》《韻會》仍吏切《正韻》而至切,音餌。《說文》瑱也。《徐曰》瑱之狀,首直而末銳,以塞耳。《玉篇》珠在耳。《韻會》一名耳璫。《史記·外戚世家》夫人脫簪珥叩頭。《前漢·東方朔傳》迺下殿去簪珥。《註》珥,音餌。珠玉飾耳者也。
又《博雅》劒珥謂之鐔。《楚辭·九歌》撫長劎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註》珥,音餌。
又同咡。《淮南子·覽?訓(xùn)·蠶咡絲而商弦絕註》咡,或作珥,弄絲于口也。
又插也。《左思詩》七葉珥漢貂。《通典》漢侍中插左,常侍插右。
又日旁氣也。《前漢·天文志》抱珥蜺。《註》孟康曰:皆日旁氣也。珥形點黑也。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wèi)冠爲(wèi)戴,在旁直對爲(wèi)珥。
又《周禮·地官·山虞》致禽而珥焉。《註》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
又與衈同。《周禮·春官·肆師》以歲時序其祭祀,及其祈珥。《註》珥當(dāng)爲(wèi)?zhàn)D。鄭曰:珥,當(dāng)爲(wèi)衈。祈衈者,釁禮之事。
又《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義同。
又《集韻》如蒸切,音仍。割牲以釁也。引周禮,珥于社稷。○按《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鄭註》珥當(dāng)爲(wèi)衈。今從玉。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珥【卷一】【玉部】
瑱也。從玉耳,耳亦聲。仍吏切
說文解字注
(珥)瑱也。戰(zhàn)國策。孟嘗君進(jìn)五珥。以請立后。李斯上書曰。宛珠之簪。傅璣之珥。從耳。耳亦聲。仍吏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