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d/file/zi/zidian19905.png)
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共
⒈ ?相同,一樣: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⒉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共。休戚與共。
⒊ ?一起,一齊:共鳴。共勉。共議。共處(
)。⒋ ?總計,合計:共計。總共。
⒌ ?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⒍ ?“共產(chǎn)黨”的簡稱。
其他字義
共
⒈ ?古同“恭”,恭敬。
⒉ ?古同“供”,供奉,供給。
異體字
- 供
- 拱
漢英互譯
altogether、common、general、share、together
相關(guān)字詞
同
造字法
象形:像兩手向上舉一件東西
※ 共的意思、基本解釋,共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共【子集下】【八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從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zhòng)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又姓。《氏族略》以國爲(wèi)氏。
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nèi)共城。
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yīng)劭曰:垂,臣名也。爲(wèi)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又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zhòng)星共之。
又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又《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jì)》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shè)。
又《律歷志》共養(yǎng)三德爲(wèi)善。◎按,共給,共養(yǎng),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又《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nèi)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dāng)爲(wèi)具。
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共【卷三】【共部】
同也。從廿廾。凡共之屬皆從共。,古文共。渠用切
說文解字注
(共)同也。從廿廾。廿、二十幷也。二十人皆竦手是爲(wèi)同也。渠用切。九部。周禮、尚書供給供奉字皆借共字爲(wèi)之。衞包盡改尚書之共爲(wèi)恭。非也。釋詁。供、歭、共、具也。郭云。皆謂備具。此古以共爲(wèi)供之理也。尚書、毛詩、史記恭敬字皆作恭。不作共。漢石經(jīng)之存者無逸一篇中徽柔懿共、惟正之共皆作共。嚴(yán)恭寅畏作恭。此可以知古之字例矣。毛詩溫溫恭人、敬恭明祀、溫恭朝夕皆不作共。靖共爾位箋云。共、具也。則非恭字也。虔共爾位箋云。古之恭字或作共。云或、則僅見之事也。史記恭敬字亦無作共者。凡共之屬皆從共。
()古文共。體從小徐本。按有順從之象。有睽異之象。古文四聲韻引說文誤以癸爲(wèi)共。
- 共的詞語 組詞
- 共的成語
- gòng è fù shù共軛復(fù)數(shù)
- gòng chǎn zhǔ yì xiǎo zǔ共產(chǎn)主義小組
- gòng yàn xí共硯席
- zhōng huá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guó g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 zhōng huá rén mín gòng hé guó quán guó rén mín dài biǎo dà huì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luó mǎ gòng hé guó羅馬共和國
- gòng míng qì共鳴器
- hǎo gòng dǎi好共歹
- 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dì èr cì quán guó dài biǎo dà huì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 gòng chǎn zhǔ yì shì jiè guān共產(chǎn)主義世界觀
- hé zhōng gòng jì和衷共濟
- fǎ lán xī dì sān gòng hé guó法蘭西第三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