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d/file/zi/zidian19237.png)
行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行
⒈ ?行列:字里行間。羅列成行。
⒉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行二,你行幾?
⒊ ?步行的陣列。
⒋ ?量詞。用于成行的東西:淚下兩行。
⒌ ?某些營業所:銀行。花行。商行。
⒍ ?行業:同行。各行各業。
⒎ ?用長的針腳成行地連綴:行棉襖。行幾針。
其他字義
行
⒈ ?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蹤。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遠自邇。
⒉ ?出外時用的:行裝。行篋。行李。
⒊ ?流通,傳遞:行銷。風行一時。
⒋ ?從事:進行。
⒌ ?流動性的,臨時性的:行商。行營。
⒍ ?足以表示品質的舉止行動:行徑。品行。言行。操行。行成于思。
⒎ ?實際地做:行禮。行醫。行文。
⒏ ?可以:不學習不行。
⒐ ?能干:你真行。
⒑ ?將要:行將畢業。
⒒ ?古代指物質的基本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
⒓ ?古詩的一種體裁:長歌行。
⒔ ?漢字字體的一種:行書。
⒕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go、travel、do、all right、O.K.、capable、row、soon
相關字詞
止、言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go; walk; move, travel; circulate
※ 行的意思、基本解釋,行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行【申集下】【行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0畫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從彳從亍。《韻會》從彳,左步。從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又《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又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又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又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又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又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又《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又《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跡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又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又《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又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又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又《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又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又《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又《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又《韻補》葉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又《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行【卷二】【行部】
人之步趨也。從彳從亍。凡行之屬皆從行。戶庚切
說文解字注
(行)人之步趨也。步、行也。趨、走也。二者一徐一疾。皆謂之行。統言之也。爾雅。室中謂之時。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門外謂之趨。中庭謂之走。大路謂之奔。析言之也。引伸爲巡行、行列、行事、德行。從彳亍。彳、小步也。亍、步止也。戶庚切。古音在十部。凡行之屬皆從行。
- 行的詞語 組詞
- 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