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嚇(嚇)
⒈ ?使害怕:嚇唬(“唬”讀輕聲)。挺嚇人的。
其他字義
嚇(嚇)
⒈ ?義同(一),用于復(fù)合詞:恐嚇。恫嚇。
⒉ ?嘆詞,表示不滿:嚇,太欺負人了!
異體字
- 嚇
漢英互譯
frighten、scare、intimidate
造字法
形聲:從口、下聲
English
scare, frighten; intimidate
※ 嚇的意思、基本解釋,嚇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嚇【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呼訝切《集韻》虛訝切,音罅。《集韻》亦作赫。《詩·大雅》反予來赫。《箋》口拒人謂之赫。《釋文》赫亦作嚇,鄭:許嫁反。《莊子·秋水篇》鴟得腐?,鵷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註》司馬云:怒其聲,恐其奪己也。《釋文》嚇,許嫁反。《集韻》亦作哧。
又《廣韻》笑聲。
又《廣韻》呼格切《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詩·大雅·釋文》毛音許白反。《莊子·秋水篇釋文》又許伯反。
又《廣韻》怒也。《集韻》通作赫。或作?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