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
部首纟部 總筆畫7畫 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WWY 五行火 統(tǒng)一碼7EB5
筆順フフ一ノ丶ノ丶
名稱撇折、撇折、提、撇、點、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縱(縱)
⒈ ?放:縱虎歸山。縱火。
⒉ ?放任;不拘束:放縱。縱目四望。縱情。縱觀全局。
⒊ ?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縱身。
⒋ ?即使:縱然。縱使。縱令。
⒌ ?豎,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縱橫交錯。縱橫捭闔(指在政治、外交上運用手段進(jìn)行聯(lián)合或分化)。縱貫。縱深。
⒍ ?起皺紋:縱花(用有皺紋的紙做成的花)。這張紙都縱了。
⒎ ?指連隊編制上的“縱隊”。
其他字義
縱(縱)
⒈ ?急遽的樣子:“喪事欲其縱縱爾”。
異體字
- 縱
- 縦
漢英互譯
vertical、endlong、even if、from north to south
造字法
形聲:從纟、從聲
English
indulge in, give free reign to
※ 縱的意思、基本解釋,縱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縱【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書·太甲》縱敗禮。《詩·大雅》無縱詭隨。
又《詩·鄭風(fēng)》抑縱送忌。《註》發(fā)矢曰縱。
又《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註》縱言,汎說事。
又《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nèi),莫共其外。
又《爾雅·釋詁》縱,亂也。
又省作從。《論語》從之純?nèi)缫病!肚皾h·王吉傳》放從自若。
又《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註》讀如總領(lǐng)之總。急遽趨事貌。
又《集韻》足勇切,音?。慫或作縱。《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又《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廣韻》縱橫也。《韻會》或作從。《詩·齊風(fēng)》衡從其畝。《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註》從,與縱同。
又與蹤通。《前漢·蕭何傳》發(fā)縱指示獸處者,人也。《註》師古曰:讀者乃爲(wèi)蹤蹟之蹤,非也。○按隷釋袁良:往者王尊發(fā)縱于平陽。楊著:追縱魯參。魯峻:比縱豹產(chǎn)。皆以縱爲(wèi)蹤。師古之說非是。
又《集韻》徂聰切,音叢。髻高大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縱【卷十三】【糸部】
緩也。一曰舍也。從糸從聲。足用切
說文解字注
(縱)緩也。一曰捨也。各本作舍也。由俗以舍捨通用也。今正。捨者、釋也。從糸。從聲。足用切。九部。後人以爲(wèi)從衡字者、非也。
- 縱的詞語 組詞
- 縱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