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灸【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唐韻》《正韻》舉友切《集韻》《韻會》巳有切,音九?!墩f文》灼也?!队衿?img src="/d/file/spz/24454.png" alt="?" class="wh16" />也?!对鲰崱纷企w療病也?!妒酚洝}公傳》形弊者,不當關灸鑱石及飮毒藥也。
又通作久。《儀禮·士喪禮》冪用疏布久之?!对]》久讀爲灸。謂以蓋鬲口也?!妒琛肪娜x,謂直用疏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又切,音救。義同。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廬人》灸諸牆,以眡其橈之均也?!对]》灸猶柱也。《疏》柱之兩牆,觀其體之強弱均否。
又《本草綱目》天灸,白灸,毛莨艸別名。山人截瘧采莨葉,挼貼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名。
又姓。見《姓苑》。《集韻》或書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灸【卷十】【火部】
灼也。從火久聲。舉友切
說文解字注
(灸)灼也。今以艾約體曰灸。是其一耑也。引伸凡柱?曰灸。考工記廬人。灸諸牆。注云。灸猶塞也。以柱兩牆之閒。輓而內之。本末勝負可知也。古文作久。許引周禮久諸牆。士喪禮。皆木桁久之。注云。久當爲灸。灸謂以葢案塞其口。按久灸皆取附箸相拒之意。凡附箸相拒曰久。用火則曰灸。鄭用方言。許說造字本意。從火。久聲。舉形聲包會意也。舉友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