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困(睏)
⒈ ?陷在艱難痛苦或無法擺脫的環(huán)境中:困厄(處境困苦危險)。困處(chǔ)。困居。困擾。困境。困窘。困知勉行。困獸猶斗。
⒉ ?窮苦、艱難:困苦。困難。
⒊ ?包圍:困守。圍困。
⒋ ?疲乏:困乏。困倦。困頓。
⒌ ?想睡,睡:困人。困覺(jiào)。
異體字
- 梱
- 伌
- 睏
漢英互譯
be stranded、sleepy、surround、tired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to surround, beseige; to be surrounded; difficult
※ 困的意思、基本解釋,困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wǎng)-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困【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悶切,坤去聲。《說文》故廬也。從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書·大禹謨》不廢困窮。《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
又《史記·范睢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禮·中庸》或困而知之。《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fā)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況國相乎。
又葉苦昆切,音坤。《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葉苦卷切,款去聲。《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兇困。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困【卷六】【囗部】
故廬也。從木在囗中。,古文困。苦悶切
說文解字注
(困)故廬也。廬者二畞半一家之居。居必有木。樹牆下以桑是也。故字從囗木。謂之困者、疏廣所謂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也。困之本義爲止而不過。引伸之爲極盡。論語。四海困竆。謂君德充塞宇宙。與橫被四表之義略同。苞注曰。言爲政信執(zhí)其中、則能竆極四海。天祿所以長終也。凡言困勉、困苦皆極盡之義。從木在囗中。苦悶切。十三部。
()古文困。廣雅。橜機闑也。按稚讓用爲梱字。此可證四海困竆之義。
- 困的詞語 組詞
- 困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