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李
⒈ ?落葉小喬木,果實稱“李子”,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后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投桃報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為人只要忠誠、正直一定會感動別人)。
⒉ ?姓。
⒊ ?古同“理”,古代法官的代稱。
異體字
- ?
造字法
會意:從木、從子
English
plum; judge; surname
※ 李的意思、基本解釋,李是什么意思由飛鳥成語網- 成語大全-成語故事-成語接龍-成語造句-成語出處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李【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7畫,部外筆畫:3畫
〔古文〕杍《唐韻》《正韻》良以切《集韻》兩耳切《韻會》良士切,音里。《說文》果名。《素問》東方木也。《爾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難老,雖枝枯,子亦不細,其品處桃上。《詩·小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又《韻會》世薦士謂之桃李。《劉向·說苑》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謂狄仁傑,桃李皆在公門,正用此事。
又《博雅》行李,關驛也。
又與理通。《左傳·僖十三年》行李之往來。《周語》行李以節逆之。《泊宅編》李理義通,人將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熒惑爲李。《徐廣註》內則理兵,外則理政。
又司理,官,亦稱司李。《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爲李。
又檇李,春秋吳地。
又姓。《風俗通》伯陽之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李【卷六】【木部】
果也。從木子聲。杍,古文。良止切
說文解字注
(李)李果也。從木。子聲。良止切。一部。古李理同音通用。故行李與行理竝見。大李與大理不分。
(杍)古文。尙書音義曰。梓材音子。本亦作梓。馬云。古作梓字。治木器曰梓。正義曰。此古杍字。今文作梓。按正義本經作杍。音義本經作梓。據二家說、葢壁中古文作杍。而馬季長易爲梓匠之梓也。如馬說、是壁中文假借杍爲梓匠字也。
- 李的詞語 組詞
- 李的成語
- yàn rú táo lǐ,lěng rú shuāng xuě艷如桃李,冷如霜雪
- táo lǐ wú yán,xià zì chéng xī桃李無言,下自成蹊
- yàn rú táo lǐ,lǐn ruò bīng shuāng艷如桃李,凜若冰霜
- fú guā chén lǐ浮瓜沉李
- yāo táo yàn lǐ夭桃襛李
- táo lǐ chūn fēng桃李春風
- zhǐ lǐ tuī zhāng指李推張
- lǐ guō tóng chuán李郭同船
- yāo táo nóng lǐ夭桃穠李
- lǐ guō tóng zhōu李郭同舟
- sāng zhōng shēng lǐ桑中生李
- jiāng lǐ dài táo僵李代桃